「好加在,我沒撞到他!」司機瞄向後視鏡操著台語慶幸地說,同時腳下油門毫未放鬆,卡車在鳳林路上快速地奔馳著。肇逃的大卡車,猶如電影裡的情節。

「嘟嘟哇,你真的是好加在,那撞到人,這聲的撩去了(這下就完蛋了)。」坐在駕駛旁的養豬場老闆用台語如此說,對剛才發生的狀況,也替自己慶幸,倘肇事,這車豬恐就要賠本了。

老闆慶幸著說:「如果沒有趕快送到屠宰場,豬隻若在過磅前剉賽(拉屎),那我就撂多了(少賺很多之意)。」老闆在裝載前把豬餵得飽飽的,好多賣些價錢,幸好那年代台灣的生意人思想較為單純,還保有些善良基礎,不致於被豬油矇了心;如今,早已黑心到將豬隻強灌水增加重量,甚至超量餵食瘦肉精,以謀暴利。

「這我攏栽!(都知道)」司機說:「我開載豬車很久了,以前我都跑縱貫線直接開到台北,豬賣到那邊價錢較高,我深知内情。」司機之語不假,民50年代在縱貫路上,經常大清早會看到由南部駛往北部的運豬車,一車比一車速度快,彷彿在賽車。

其實就是在賽車,開快車搶先機,比誰先到達就能賣上好價錢,聽說先來後到其價差甚大,祇有養豬老闆最清楚,據當年開載豬車司機陳慶良先生說,駕駛座旁有人督陣,在路上每超一部同行的車,立即發給獎金50元,於是你超我、我超你,險象環生,司機樂得賺超車獎金,一趟下來比小學教師月薪還多。

司機待遇高,其來有自,主要是有外快可賺,在下當兵時期曾聽軍中資深士官形容運輸兵科的老駕駛,說過一句順口溜:「喇叭一響,黃金萬兩;輪胎一滾,鈔票成綑」可見外快之豐,令人羨煞,但那位資深士官堅不掀鍋底,道出內幕,故只能姑且聽之。

即使連民間公司老闆的私人轎車,其專職司機都會想方設法賺外快,再下就坐過一回,司機開車送老闆到高雄某地後,交代三天後再來接他,司機很內行地到火車站找拉客黃牛,按老辦法拉滿五人,抽一人車資為佣金,經驗老到的黃牛,很快地就找齊五人,司機當面先付佣金,大夥兒到達目的地再付車資,司機外快賺得飽飽的。

59年,政府輔導三輪車轉業,當進入60年代計程車開始崛起,三輪車禁止營業後,計程車起錶4元,之後每公里跳1元,10年內是計程車脫胎換骨的黃金時期,勤奮的司機皆購有屋地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