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卦,顧名思義,便是減損、損失。
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象辭的意思說:《損卦》的卦象是兌(澤)下、艮(山)上,為山下有湖澤之象,湖澤漸深而高山愈來愈高,象徵著減損;按照這一現象中包含的哲理來做人,君子就應該抑制狂怒暴躁的脾性,杜絕世俗的慾望,也就是摒棄格調不高的低級趣味,不斷培養高尚的品德。
簡言之,如果不克制忿怒,便會欺凌別人,不控制情慾,便會自我陷溺,能克制忿怒情緒然後才能心平氣和,能克制慾念才會清廉高潔。
既知〝損〞就是去除,剝除,減損的意思,但要去除什麼?老師說:於〝修身〞則是去除多餘的慾望、壞習性;於〝處世〞則是犧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大我的成就。
回顧軍職時期(民國60年代),部隊長就常昭告我們革命軍人要「犧牲享受(個人自由、人倫之樂、菲薄待遇……)」、「享受犧牲(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要抱持「我死則國生,我生則國死」的信念,所以要〝勤訓苦練〞無論是作戰陣亡或演習殉職,都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體現。
課堂上,老師以人的身體,比方就像一個容器,如果已經塞滿了物件,那新的物件就無法再容納進去。換言之,捨棄就是一種「損」的行為。因此,必須重新整理、捨棄舊有的思想和無用的物件,才能讓「容器」接收更多新的機會和際遇,讓自己煥然一新。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清史稿.卷三七六.辛從益傳》:「陳官俊在學政任,不能遠色避嫌,懲忿窒欲,性行之駁,器識之褊,不宜仍居授讀之任。」文獻記載:
嘉慶24年(1819年)9月,長期供職內廷的陳官俊身負密旨外放為山西學政。2年後,升為翰林院侍講學士,離晉回京。
孰料,山西巡撫成格(1804年-1865年)追劾陳官俊在學政任內毆差買妾,妄作威福,大開奔競。道光帝授意軍機大臣傳訊,陳官俊承認毆差買妾,其他堅予否認。道光帝下旨將陳官俊降為中允、贊善。
帝派陝甘總督長齡(1758-1838年)赴山西查辦。長齡回奏:「成格所參各款多係得自傳聞,不能指實。」結果,雙方被各打50大板,成格不勝巡撫之任,以六部主事降補,陳官俊降為編修,退出上書房。
陳官俊宦海跌宕起伏。道光19年(1839年),累擢工部尚書,不久被撤職。道光21年(1816年),起用為通政使,累升禮部尚書,調工部。道光24年(1844年),任甲辰科會試主考官,授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後又被降級。道光29年(1849年)卒。
回溯史載,道光帝對陳官俊的斥責:「詎意陳官俊卞急粗率,將晉省官員大加訪問,以致聲勢侈張,物議滋起,殊與朕委任之意大相逕庭。言不密則失身,致干罪戾。」
道光帝朱批「陳官俊躁妄粗鄙,不知慎密,實屬負恩。」此乃陳官俊不能遠色避嫌,“懲忿窒欲”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