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旗后砲台”俯覽旗津海域,聆聽文史專家柯耀源老師的敘述,腦海浮現歷史中的場景,場景由現場師述、民間流傳、文獻記載、影視作品所交織。
「甲午戰爭」清廷戰敗,為何日本偏偏要在《馬關條約》中令清廷割讓台灣呢?眾所周知,台灣戰略地位重要,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東隔太平洋與琉球群島相對,南端控扼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鄰。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後,成為亞洲第一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國家,即以武力向外擴張地盤,侵略他國,尤在「甲午戰爭(1894)」及「日俄戰爭(1904)」勝利後,一躍為世界強國。在中國領土上嚐到甜頭的日本,更是變本加厲進行侵華陰謀與南進政策。
然台灣所處的位置恰恰控扼了日本前往東南亞、西亞與歐洲的航路。因此,只要截斷了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就等於是切斷了日本通過南海前往南亞、歐洲的通路,掐斷了日本的命脈。簡言之,台灣就是日本南侵的重要跳板與橋頭堡,故必須奪取。
日人認為台灣本身開發較晚,且清廷的統治力較為薄弱,割據後台灣民眾反彈不會過於劇烈,較易接管。正因台灣本身所具有的戰略價值與日本的戰略考量相吻合,以致日本在《馬關條約》中嚴詞要求清廷必須割讓台灣。
1683年(清康熙22年),台灣納入清廷版圖,其目的在防止台灣發生內亂或成為盜匪的根據地,對島內原住民施行阻隔、禁止原住民和漢人往來的政策,長久以“化外之民”視之,因此使日本更有藉口逐漸的併吞琉球與台灣,以實現「南進政策」。
1871年(清同治10年),琉球商船在海上遇到暴風雨,漂流至台灣東南八瑤灣附近,上岸後誤闖牡丹社,其中54人被牡丹社原住民殺害,其他人經清政府協助,返回琉球。日本遂藉此於1874年(清同治13年)出兵臺灣,從社寮登陸,深入牡丹社與原住民激戰,史稱「牡丹社事件」。
「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清廷才警覺到以消極方針經營台灣,會誤導國際視聽以為台灣是無主島嶼,進而引發他國的覬覦。同時發現台灣的軍事價值,刺激其調整治臺策略,由防內亂轉為防外患,改變方針後,開始研究海防,派出沈葆楨為欽差大臣經略台灣。
沈葆楨來臺辦理海防事務,於打狗哨船頭及旗后山上,依地形高度設置兩座砲台,1886年(清光緒12年)台灣巡撫劉銘傳續籌建大坪頂砲台,1888年竣工,隔年2月新購3門阿姆斯壯大砲,船運至哨船頭,清軍官兵沿登山古道,將大砲運至砲台,完成安裝。三座砲台互成犄角,組成一道防線。
鳳社大學員所站立的「旗后砲台」基座為下大上橢圓,北區為操練場,中區為指揮區,南區為彈藥庫;厚牆內側為兵舍,兵舍上方有四門英製6.5公噸8吋阿姆斯壯後膛砲,為臺灣第一批洋式火砲,砲台由英籍教官哈務德四品總教習督建。
1894年(清光緒20年)爆發「甲午戰爭」,黑旗軍劉永福來台辦理軍務,視察旗后砲台及實彈演練。隔年2月,劉成良(劉永福義子)接任打狗砲台防務。1895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時,劉成良率福字軍四營、義勇營一營、砲勇二隊、水勇一營駐守打狗,並於打狗港外水面布設水雷。
「馬關條約」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全台抵抗,是年發生「乙未戰爭」,在打狗地區10月11日,日本第二師團登陸枋寮,15日清晨,日軍吉野號巡防艦率秋津洲號巡防艦等數艘戰艦於旗后外海砲擊,但在日艦砲擊之前,指揮官劉成良已於拂曉時分前往安平,因砲台無人指揮僅倉促間發射5發砲彈反擊,均未擊中日艦,至1430時,日軍登陸後則迅即佔領無人防守的砲台。
場景回到現場,凝視旗津海域捲起的層層浪花,似乎在訴說「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成名豎子知多少,海上誰來建義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