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疫情減緩,管制鬆綁,一年一度的里民自強活動,在里長王玉蘭的慎重考量下,未免群聚過巨,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將原定八輛甲種遊覽車減半辦理。

似乎進入嘉義市區旅遊的團體,都會到“檜意森活村”遊覽,這個座落在東區的日式建築群,屬開放式免門票,且地方政府經營得有聲有色,以致遊客趨之若鶩。

因曾來過多次,當然每次都是參加旅遊被帶來的,但不曾去過日本,也說不上來檜意森活村是否具有日本風貌,因此稍事瀏覽後轉移陣地,偕老伴逕到隔街對面的北門車站,去回顧一番。

北門車站早期是森鐵蒸氣小火車的起點,更是阿里山鐵路貨運集散地。此站於日據時期明治45(1912)完工啟用,迄今已逾百年,因具有歷史意義,現已列為市定古蹟。

記憶中,吾曾在北門站搭車上阿里山兩次,現在很方便可在台鐵嘉義站直接上車,回憶當年一般民眾想上阿里山旅遊,必需找嘉義當地的旅行社安排,通過管道,才有車票與賓館可住,否則一票難求。註:當年阿里山公路尚未通車。

值得一提的是,森鐵除了一般的小火車外,還有一個超值得體驗的「檜木列車」,吾有幸搭過一回,據說這是世界唯一的檜木車廂,惟目前森鐵仍未全線通車, 這個具有特色的車廂,不知何時再能搭乘?

離開檜意森活村,來到台18線上的一家休閒農場,下遊覽車換乘遊園車,車速緩行,遊園車邊行邊播放沿途植物景觀與介紹有機作物栽培、生產與收成過程,繞完一圈,進入接待大廳。

大廳長條桌上已備好點心,有竹炭花生與嘉義名產~方塊酥,團員自行入座,接待人員沖泡自產的紅茶,免費提供我們品嘗,利用我們邊飲邊食時,接待人員賣力地介紹各項產品,努力促銷。

感謝農場的接待,團員們上車續行,阿里山公路兩旁景觀很有可看性,忽見遠方山巒雲霧繚繞,有如仙境,忽見窗外擦身而過的櫻花,豔麗奪目,此時正是阿里山櫻花盛開季節,里長擇日精準,能此行福人也!

抵達石棹已是正午,里長安排大夥兒在石棹山野午餐,是名副其實的野餐,享受奮起湖具有特色的雙拼便當,大快朵頤之際,一陣山風徐來清涼愜意,啊!你聽,風在唱歌:

今天天氣好清爽,陌上野花香,青山綠水繞身旁,小鳥聲聲唱,四方好友相聚,語多話又長,野外共餐多優雅,彼此祝安康。

美食便當飽餐後,自由活動,往高處走有“霞之道”,往低處走有“櫻之道”,各依所好,鑒於人往高出爬、水往低處流,吾選擇往高處走,放眼望去整座山都是茶樹,忽見茶道上冒出一個倩影,好像在唱:山上的茶樹青又青,賞茶的姑娘好心情------

偕老妻步上霞之道,250公尺的高度,往返986階的木梯,並未爬完,因兩隻腳抗議負荷過重,難以承受,吾怕腳罷工,提前返回會合點,路上思索既稱“霞之道”,應是向晚時分登頂看彩霞,頓時勾畫出一副絢爛的晚霞,浮現在腦海。

表定時間一到,再度上車,直驅目的地~奮起湖,一下車大家都往老街的方向走,捨棄登山步道,進入老街大夥兒都熟門熟路,舊地重遊,不免填詞寫下:

遭受祝融洗禮後,店家浴火重生,經過整頓與力爭,老街依舊在,生意更興隆。

吸引老饕古早味,佔盡優勢建功,草粿檸檬愛玉冰,純由手工製,都在記憶中。

奮起湖亦有多叢的“阿里山十大功勞”,這個植物是台灣特有種,記得生態老師說常見於中央山脈、阿里山山脈中高海拔山區,由於是植物學家於阿里山首度發現,其根、莖、葉等都可作為藥材,所以便以阿里山命名為“阿里山十大功勞”。

但十大功勞的名字常常引起困惑,依專家解說,他的根、莖、葉、果都可以藥用,能治療多種疾病,所以用「十」來代表“多”與“圓滿”的意思,其實並非只有十種功效而已。

阿里山十大功勞是葉、花、果都可以欣賞的優質樹種,其葉片排列井然有序,夏秋季生出金黃色的花色,有鈴鐺型的小花,春季結藍色橢圓形果實,是鳥類的最愛。

為趕在起霧之前,申時就下山,以免大霧籠罩,行車困難,置身險境,到觸口尚未酉時,按慣例下車尿尿,然後在龍隱寺廣場拍團體照,並進寺焚香禮佛與祈禱,禮成,大夥兒魚貫走過地久吊橋。

里長安排下午茶時段,為大夥兒找了一家很有善心的店家,免費提供咖啡與點心,咖啡隨你喝,點心有多種餅乾,店家不怕你吃,就怕你不吃,其中玄機,吾非商人,不懂生意經,不容置喙。

晚餐我們在岡山吃席,十人一桌,豐富的菜餚,再度把自己的肚皮撐得鼓鼓的,回到鳳山未入亥時,大夥兒互道再見,感謝里長,畫下圓滿句點,期待下次再相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呆呆 的頭像
    呆呆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老芋仔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