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9766.JPG

白居易逝後,其子白景受認為李商隱頗具才情,並且與父親交好。於是白景受便找到李商隱,希望他能為亡父撰寫墓志銘。白居易之殞也使得李商隱心痛不已,他也想對白居易表達追思之情,於是便答應了白景受的請求。

李商隱在白居易的墓志銘上,思念之情溢於言表。此外,李商隱對白居易的生平亦如實地記載,對於白居易最出色的詩文才情,李商隱肯定其貢獻和成就之餘,也做出客觀的評價。但是對於白居易的先祖,李商隱卻只是一筆帶過:「公之世先,用談說聞」。可見李商隱對於白居易家族的沿襲情況,是持有懷疑態度的。

也難怪李商隱不相信,因為自魏晉南北朝以來,譜牒和名位冒認之事已屢見不鮮。而白居易的始祖在歷史上確實無從考證,而他卻冒認白起(前332~257年)為祖先,實在與唐朝的冒認構建譜系始祖的風尚極為類似。

白居易從歷史上尋找蛛絲馬跡,牽強附會地把白公勝和白起串聯在一起,這一做法無非是為了使得自己的門面更加顯赫一點。不僅李商隱如此,《唐書》的編纂也認為白起為白居易祖先一事不實,故對白居易祖上的著墨頗少。並且李商隱指出,白起實際上並不姓白,白起是秦朝的王族之人,本姓是與秦始皇同姓,白起實則姓嬴。

六哥步上正題,說:白居易晚年,住在龍門香山的琵琶峰,一日見到青年詩人李商隱(813~858),讀了李商隱的詩文之後,大加讚賞,白居易對李商隱說:「我死了以後,請你為我寫墓誌銘,如果我死了以後能夠再轉世投胎,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做你的兒子(得為爾兒足矣!)」。

白居易逝後,李商隱依約為他寫了墓誌銘,過了幾年後,李商隱果然得一子,想起老友的遺願,於是把兒子取名「白老」來紀念白居易。可惜此兒智商不高,長大後更無半點詩情,對父親教他讀的白居易詩文,一句也不懂。

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812~870),花間派詞人,精通音律,詞風濃綺豔麗著稱,官至國子監助教,有一次跟這個愚鈍的小子~"白老"開玩笑:「以爾為白侍郎後身,不亦忝乎?」意思是辱沒了白居易的名聲。

令人尊敬的是,名重一時的詩壇祭酒「白居易」,對一個當時尚未出名的青年詩人「李商隱」如此推崇,乃至死後願為他的兒子,這種長者風範,實也是君子之交的典型。

後記

白居易因努力寫詩,曾自述或許有人認為他是「詩王」或「詩魔」,有詩曰: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唐宣宗曾褒白居易為「詩仙」,故人稱「敕封詩仙」,而李白是後世「謫仙人」,才由民間轉尊為「詩仙」。

李商隱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詩,尾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寫完《錦瑟》後二年,宣宗大中年間(858),李商隱在憂鬱中去世,年僅45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