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2664214300.jpg

易經老師徐錦文說:「老師的研究所指導老師給老師的畢業冊題『崇德廣業』。」師說語出易經繫辭上傳第七章,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師點出,要崇德人推廣修辦道事業。

依求學時代,學校老師的講解"崇德"之「崇」字,是推崇的意思;「德」字,是指道德、德行,也就是人的品質、品格。"崇德"即主張人要推崇高尚的品格,這是為人之本,把它列為首位,體現「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指導思想。

"廣業"依〈星雲說偈〉係指廣修福業。唐代悟達國師,俗姓陳,法號知玄(字後覺),有偈曰:「生天本自生天業,未必求仙便得仙;鶴背傾危龍背滑,君王自古無百年。」大師指出,這段偈頌提示我們,人要守本分,不妄求,廣修福業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道自然圓熟。

綜觀現今學校教育,崇德是奢談、廣業是侈言,學校都以傳授知識和技能為導向,教師鮮少給學生講授待人接物、做人處事的道理。所以在現今年輕人身上,已經很難再看到固有文化的氣質與傳統的美德,連影子都付之闕如,大多數是「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以致,禮失求諸野,文化在民間。

自疫情緩和長青開課後,上了幾堂徐錦文老師的易經課,也問了老師好幾個問題,獲得老師開示,受益匪淺,但還有些問題尚未提出,如,現在朝堂上的高官及民代能說沒讀過四書五經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渠等一定讀過,那麼令人質疑的是,施政為何如此草率,章法一變再變,難道變卦是常態?

身為高官一定都讀過《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不知爾師如何解釋的,但用現在的話來說:「百姓生計是否常在我心,對黎民生活是否誠心盡力,民眾的期望是否實踐,是否察納雅言,老師傳授的有否溫故知新,崇德廣業?」答案應由在朝官員檢附實證,自己公布數據。

現在學校究竟教些甚麼?令人不敢想像,以至於有些家長不敢送子女到學校受教,而是申請在家自學,自學期滿的子女,他人可以一眼看出其人品端莊、學識豐富、談吐不凡,至少在下在崇義書院曾看過四位自學年輕人,聽四位講述自學歷程,皆成果輝煌;在下鄰居有三姊妹,多年前即全都申請在家自學,如今在她們的身上可看見中華文化傳統美德。

在下想起初中國文課本中有一課,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當年國文老師解說,讀書人不可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肩負重任,路途遙遠。以實行仁道為已任,不是很重大嗎?直到死才能甘休,不是很遙遠嗎?要擔負這樣的使命,沒有堅毅宏大的品格是不行的。

曾子名言,後來演化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換言之,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道濟天下。」這句話,易經老師徐錦文解釋說:一個人在顯達的時候能以天下為己任,而在困窘之時還不放棄個人修養,還能心懷天下,這就是君子風範,是學易者所應效法。

老師最賞心的是,去歲帶領讀經班赴孔子故居朝聖,當地導覽人員聽徐師當場講課,全都傻呆了,內容居然比他們更詳盡,且有他們不曾知悉的,因而反成遊客,聽師受教;另,因緣際會遇見曾子第79代孫,聆聽曾德宗先生細數家珍。

今盼我等學易不會像前立委朱高正,他高中時代就把易經背得滾瓜爛熟,但立院的亂象,他是始作俑者;又如,前總統陳水扁的國師,更是自立門戶的易經大學校長,結果貪腐阿扁把自己弄成階下囚。切記!學易者要效法老師崇德廣業,讓我們共勉之。

更盼老師各校的讀經班,這些未來的主人翁快些成長,成為國家的棟樑,匡正社會,步上正軌,在易道上運行。最後,提醒下學期欲進德修業者從速報名。

易經課徐師教,引退休人員競相邀。

公費班額滿,抽籤決定;增開自費,報名宜早。

週一易經,週四繫辭,有教無類師不挑。

課堂上,明師授心法,如獲至寶。

後記

猶記得那句「謙卑、謙卑、再謙卑」,易經聖人的地山謙《謙卦》,已被當局撕裂的支離破碎、體無完膚矣!於是乎,想問“不忘初心”何解?

109/6/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