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1689545376.jpg

1591689542163.jpg

週二文學欣賞課,陳玉燕老師講授的是節錄韓非子「濫竽充數、買櫝還珠、鄭人買履、自相矛盾」等四篇,復由韓非子作品《五蠹》發展到〈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當老師說"頑石點頭"時,學生我發出會心一笑,猶如大迦葉對佛陀拈花一笑,因頑石點頭的現場在蘇州虎丘,我陪岳父於民83年間回浙江海寧探親時曾去朝聖過,除拍照留念外,並保留了當日的參觀票券。

老師說:「頑石點頭」一語,出自晉朝《蓮社高賢傳》書中的一段「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東晉國都健康(今南京)有一位竺道生和尚(西元355~434年),俗姓魏,幼年追隨竺法汰(西元320~387年)出家,15歲登壇說法,20歲遊學長安,受業於鳩摩羅什(西元344~413年)門下。

當佛教說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唯"一闡提"不能成佛,因"一闡提"是斷絕一切善根的人。但竺道生主張說:「"一闡提"也可以成佛」,掀起軒然大波,不被承認而且被趕出寺院,離開前竺道生說:「我若有錯,將不得好死;我若正確,將於說法時坐化」。

竺道生被逐後,落腳於蘇州的虎丘山,一日,對著眼前的一群石頭問到:「"一闡提"是否亦具佛性?」群石居然都為之點頭。直到《涅盤經》傳入中國全部譯出後,果然與竺道生所說的完全相合,他才光榮的回到國都的寺院。

此後,後人以「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來比喻:「感化之深,使頑固無知之人也十分心服」。如今,蘇州虎丘還留有「說法台」、「點頭石」的觀光景點,來紀念這段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