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457.JPG

IMG_0446.JPG

九條好漢全是性情中人,今又到了聚會的日子,大夥兒來到竹林院落,按例行禮如儀後,到菜園採些瓜果菜蔬及路邊的野菜,輪流洗手作羹湯,每人負責一道菜。

八哥、九弟一個挖的是地瓜,一個挖的是芋頭,於是一起在院落一角堆土窯,大黃狗特別高興,鑽來鑽去,舔舔八哥、聞聞九弟,因大黃狗知道今天又可吃到香甜的地瓜;七哥拔了三顆南瓜,洗淨後在屋外的灶台炊蒸,其他的弟兄進廚房料理自己摘回來的葉菜。

院落主人~老哥哥一大早就進入竹林,清晨採筍,品質最佳~鮮甜嫩,八位弟兄到達時,老哥哥已煮了一大鍋的味噌筍片湯及一盆油醋拌涼筍。老哥哥說竹筍性味甘涼,歷來被譽為「蔬中第一品」,因低糖低脂肪高纖維食物,有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解便秘之效,是肥胖者的保健食物。

料理完畢,一切就緒,滿滿一大桌的菜餚及弟兄們帶來的兩隻烤鴨與半打高粱,開席前老哥哥說:「今天每位先說一則故事,故事範圍不限,葷素不忌,然後再說說我們退役後,自己曾經收看過的莒光日心得。」說罷,九條好漢舉杯,一如往昔,祝福中華民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節目開始,首由九條好漢領頭羊起先,老哥哥的故事是:一位童山濯濯的將軍慶生,在三軍俱樂部宴請同僚,席間,餐廳一名新進服務員因太緊張,一不小心將托盤上的酒灑在將軍的頭上,這一幕全場都看傻了,屏息無聲,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一清二楚,未料將軍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面帶笑容地對服務員說:「謝謝你的好意,若用這個方法可以長出頭髮的話,我早就使用了。」老哥哥說的雖是冷笑話,但眾兄弟仍鼓掌稱善。

接著說莒光日裡的〈中國心‧台灣情〉傑出人物劉銘傳,老哥哥的心得是:由於劉銘傳認同台灣、重視台灣,使台灣在西元1885(清光緒11)成為中國的第20個行省,在此之前台灣原屬福建省管轄,劉銘傳在中法戰爭後,體認台灣孤懸海上,易招西洋各國侵略,於是將計畫加強台灣的軍事防務,並興築鐵路,奏請朝廷,。

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任內推動之建設,簡單的說有:

1.擴大撫番:討伐土蕃部落政權,於台北設番學堂,贈與衣食、教算術、漢文、官話、臺語及儒家起居禮儀,行土蕃漢化教育。

2.增設郡縣:除臺北府外(府城於1884年由劉璈主導建成)又將臺灣府改為臺南府,另於中部(臺中彰化橋孜圖)置臺灣府,並擬定省會,全省增至三府、三廳、十一縣、一直隸州。

3.清理賦稅:設官銀局,造銀幣每年數十萬兩(這是臺灣自造銀元之始)。

4.發展交通:1891年基隆、臺北鐵路通車(全中國第一條運客鐵路)先後添購輪船八艘,遠達南洋,連接南北電線,及於福建,擴充基隆煤礦。

5.推廣農業:鼓勵種茶、棉、桑等經濟作物、養蠶並拓展水利灌溉設施。

6.設新式學堂:1885年在臺北大稻埕六館街創「西學堂」,是臺灣第一個新式學堂,隔年在大稻埕建昌街設「電報學堂」。

7.電燈電報:1887年完成建省工作,為臺灣近代化奠定相當基礎,臺北府首先有電燈。

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積極推動臺灣現代化,得罪眾多仕紳商,亦頻遭檢舉。1891年(光緒17年),劉銘傳在清政府壓力下辭去臺灣省巡撫職位。

1895年(光緒21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日本。劉銘傳悲憤至極,身心交瘁,一病不起,於1896112日病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