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191011_104711.jpg

P_20190126_113032.jpg

IMG_20190922_103557.jpg

唐代,百丈禪師提倡農禪生活,自食其力,主張佛教不依靠外力,自己耕作,自己生活;即使百丈禪師已高達八十歲,除了領眾焚修外,仍是一日不做,則一日不食。

八位弟兄深感禪師理念,且常言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況使用者付費是正理。於是餐後脫鞋挽袖挽褲腳,去整菜地,有道是「眾心齊力,其利斷金」三下五除二,兩盞茶的功夫,菜地整理完畢,將大哥原備下的菜仔撒下,順便澆水。

大夥兒手腳如此俐落,那是大家都經過國軍推行「養豬種菜改善官兵伙食」的年代,那年代連隊除主官外,每位官兵至少有一塊比榻榻米還大些的雜地, 從拔草翻土檢石頭,整理出菜園的樣子後,由連隊配發季節蔬菜的種子,官兵每天自行抽空澆水除草施肥,不准用農藥及化學肥料,菜長大後按市價折半賣給伙食團,使官兵天天有價廉物美又新鮮的蔬菜可吃,伙食團結餘的菜金按比例抽出當官兵的福利金。

說到種菜,老哥哥知道弟兄中的老七,在剛直部隊時駐地在隆田,他的營長曾當選「莒光楷模」,對當年〝養豬種菜〞政策很有作為,老哥哥說大家既來敘舊,就請七哥將當年的情形述說一番,大夥兒轉移到離菜園不遠的涼亭就座,準備聽對國軍有貢獻的精采故事。

七哥一聽老哥哥要他敘述老營長周少民中校的功績,眼睛為之一亮,梳理一下思緒,開啟塵封已久的記憶,開始述說:老營長英姿煥發、體格健壯,是特戰部隊優等良才,特戰部隊主要任務,空降敵後、進行襲擾、牽制敵人。民63年,特戰部隊改編時,老營長由中隊長平調官田師保修營。

話說,隆田營區在老營長未來之前,是一片蕭瑟,尤營區內的砲兵部隊下基地集訓後,人氣減少,更顯暮氣沉沉,連當年的陸訓部司令楊繼先中將視察時,也不禁嘆道:「果然保有預備師的息氣。」足見營區內部管理鬆散、勤務懈怠、紀律偏廢,情形相當嚴重。

老營長到任,大肆整頓,全面革新,保修營猶如脫胎換骨,從沉睡中甦醒,在頹廢中振作,一切導上正軌,當然改革過程遭遇不少阻力,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尤對既得利益者,更是難上加難,老營長循循善誘,以身作則,時日一久,消極抗拒者,終受營長剛直不屈、任重道遠的精神感召,摒棄私見,融入團隊,共創全營願景。

次年,陸軍推行「副食生產」,厲行「養豬種菜」政策,期達改善官兵伙食目的,提升戰技體能訓練,進而增強國防戰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