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825.JPG

觀賞畫樑上的彩繪《南都五老》,凝視良久如墜五里霧中,蒐斷枯腸卻如何也想不起來《南都五老》的傳說,印象中只有《睢陽五老》的傳說,然睢陽在河南商丘;南都~在東漢時,南陽是光武帝劉秀發跡之地,故南陽有"南都""帝鄉"之稱。明朝初年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平,改北平為北京,南京作為陪都,亦被稱為南都。

南都、睢陽兩地相去甚遠,還是向「遇見鳳山」的小雄老師請教吧!小雄老師對廟宇有深度的研究,是箇中翹楚,盼小雄老師不吝惠賜。在此先行道謝,感恩!

首先,小雄老師指出:「照片上的《南都五老》是使用〝水磨沉花〞技法之石雕,不是彩繪。」學生感謝小雄老師的糾正。接著,小雄老師答覆學生《南都五老》的來源,以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南都妙峰亭》示下:千尋掛雲闕,十頃含風灣。開門弄清泚,照見雙銅鈈。池台半禾黍,桃李餘榛菅。無人肯回首,日暮車班班。史君非世人,心與古佛閒。時邀聲利客,來洗塵埃顏。新亭在東阜,飛宇臨通闤。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煙鬟。孤雲抱商丘,芳草連杏山。俯仰儘法界,逍遙寄人寰。亭亭妙高峰,了了蓬艾間。五老壓彭蠡,三峰照潼關。均為拳石小,配此一掬慳。煩公為標指,免使勤躋攀。

五老究竟是誰?師列名如下:杜祁公、王渙、畢世長、朱貫、馮平。學生見名恍如大悟,原來《南都五老》就是《睢陽五老》,頓時想起以前文史老師曾提及:北宋仁宗時有五位名臣杜衍、王渙、畢世長、朱貫、馮平致仕後,歸老睢陽(今河南商丘),宴集為五老會,賦詩酬唱。時杜衍80歲、王渙90歲、畢世昌94歲、馮平87歲、朱貫88歲,於是人們便稱他們為「五老會」,且繪為圖畫,以紀其勝,遂有《睢陽五老圖》。

畫《睢陽五老圖》時,五老俱在世,且均有賦詩。

杜衍詩曰:「五人四百有餘歲,俱稱分曹與掛冠。天地至仁難補報,林泉幽致許盤桓。花朝月夕隨時樂,雪鬢霜髯滿座寒。若也睢陽為故事,何妨列向畫圖看。」

王渙詩曰:「分曹歸政養耆年,李下何由更整冠。賢相賦詩同笑傲,聖君優詔許盤桓。龐眉老叟俱稱壽,凌雪喬松豈畏寒。屈指五人齊五福,鄉人須作二疏看。」

畢世長詩曰:「菲才最忝竊高年,分務由來近掛冠。敢造巨賢論軌躅,幸依都府得盤桓。篇章奉和慚風雅,眷待優隆荷歲寒。儻許衰顏參盛列,願憑繪事永傳看。」

朱貫詩曰:「各還朝政遇堯年,鶴髮俱宜頂道冠。乍到林泉能放曠,全拋簪紱尚盤桓。君恩至重如天覆,相座時親畏地寒。九老且無元老貴,莫將西洛一般看。」

馮平詩曰:「詔恩分務許幽閒,肯借留都獬豸冠。名宦倘來空擾攘,丘園歸去好盤桓。醉游春圃煙霞暖,吟聽秋潭水石寒。退傅況兼為隱伴,紅塵那復舉頭看。」

五位大臣致仕後居住在睢陽,衍號「睢陽五老」。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陰人,少苦志篤學,擢進士甲科,歷官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甫70,上表注還印授,乃以太子少師致仕,進太子太師,知制誥王洙謁告歸應天府,有詔撫問,封祁國公。既退,寓睢陽凡10年,卒後贈司徒兼侍中,諡正獻。王渙字群吉,應天府宋城人。生於唐末,卒于北宋年間,工詩,情極婉麗。大順二年(公元891年)進士及第,年已70餘歲,拜考功員外郎,年90歲以禮部侍郎致仕。畢世長,雲中人,是真宗時期名相畢士安之子,官至衛尉司農卿;馮平,始平人,官至駕部郎中;朱貫,沛國人,官至兵部郎中。

五老之中名望最高的杜衍正是北宋慶曆新政時期的宰相,以太子少師致仕,有賢明清廉的美譽。歐陽修、范仲淹、韓琦、蘇頌等北宋政壇的重要人物都得到過杜衍的賞識,是其門生和好友。滄浪亭主人蘇舜欽是杜衍的女婿。值得一提的是,杜衍也是一位書法高手,晚年尤工草書,深受書法名家蔡襄推崇,兩人有和詩贈茶的情誼。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對《睢陽五老圖》有詩云:國老安榮心自閒,紫袍金帶舊簪冠。星騎箕簸揚糠秕,斗掌權衡表漢桓。冬有愆陽嫌薄熱,夏多沴氣畏輕寒。賴得五賢清雅出,俾人敬慕肅容看。

最後學生查得睢陽在商丘,宋代時的商丘被稱為南都。宋朝時應天府為南京。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宋真宗建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為南都。於是,疑惑全解。

IMG_532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