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399.JPG

IMG_1400.JPG

IMG_1401.JPG

IMG_1403.JPG

IMG_1404.JPG

IMG_1405.JPG

IMG_1406.JPG

IMG_1407.JPG

IMG_1408.JPG

IMG_1410.JPG

IMG_1411.JPG

IMG_1413.JPG

IMG_1417.JPG

IMG_1419.JPG

IMG_1421.JPG

IMG_1423.JPG

IMG_1424.JPG

IMG_1426.JPG

IMG_1427.JPG

IMG_1429.JPG

IMG_1430.JPG

IMG_1432.JPG

IMG_1437.JPG

IMG_1438.JPG

IMG_1439.JPG

IMG_1440.JPG

IMG_1441.JPG

IMG_1442.JPG

IMG_1444.JPG

IMG_1443.JPG

走出巴本宮殿來到指定集合的地點,原來就是鬥象台及隔條馬路一箭之地的十二生肖塔,這兩個古蹟就在眼前但沒時間參觀,在現場自己環視一下,就上車趕往巴肯山觀日落。

不過,在車上導遊稍微介紹:「鬥象台是古時國王挑選座騎的地方,讓大象在此相互打鬥,最後僅存下來的大象,就是國王的座騎,而這裡也是古時國王閱兵的地方,所以也稱閱兵台,其中鬥象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由石頭堆砌而成的六頭大象,剛才我們都從它前面經過,在南面階梯兩旁各有三頭象正用象鼻匯合蓮花,其中一頭象鼻斷了,尚未修復,三頭象是天空之神因陀羅的座騎。」原來國王設三頭象的用意,就是表示自己是天空之神的化身。

說完鬥象台,導遊接著說:「十二生肖塔又稱審判塔,之所以被稱作十二生肖塔,是因為各塔雕有不同的動物,和中國的十二生肖類似。它的作用是,如果兩家打官司,難辨真偽的話,就會把二人關到這裏,各坐在一座塔裡面,兩家都會派親屬到塔邊監視對方,過不了幾天,就可辨別出無辜和有罪的人。」這點蔣勳老師有說過,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中記載十二生肖塔為〝天獄〞,如果兩家打官司,難辨真偽的話,就會把二人關塔裡面。有理的人安然無恙,有罪的人就會生病,以這樣的方式判案,謂之〝天獄〞。對於這種審判方式,或許就如同我國俗諺:「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之意。

到巴肯山的目的原是要觀日落,但導遊說現在觀日落人數有管制,怕人數過多壓垮巴肯寺,為保護古蹟,故有300人之限,等真情旅遊團到達停車場時已車水馬龍、人滿為患,不覺失望,上山的遊客絡繹不絕,排不上號又不願候補的遊客只好提早下山,其實候補也是希望渺茫,何時可以輪到?只有期待奇蹟,團員們只能走到巴肯山頂而進不了巴肯寺,所以無緣觀賞吳哥窟日落。

巴肯寺是 9 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耶輸跋摩一世建都吳哥後第一座建立的祖宗宗廟。之所以選擇巴肯山建立祖宗神廟的目的就在於遷都,前吳哥時期定都於羅洛斯,因地勢低常淹水,所以決定遷都吳哥,而67公尺高的巴肯山就是遷都後的第一座宗廟。

既然無緣觀賞日落,只好原路下山,去逛逛山下的市集,或許有機會再來時,可以安排先到巴肯寺頂部的平台高處遠眺吳哥窟,同時欣賞吳哥日落之美,追憶這個失落的古文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