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9016.JPG

離開墾丁青年活動中心,驅車前往牡丹鄉的東源森林遊樂區,此遊樂區在下十年前曾偕伴專程到此一遊,惟當時資訊不發達,以致抵達時入口處是封閉狀態,未對外開放,掃興之餘只好轉往他處,其後又曾路過兩次,兩次均告示〝整修中〞,此次終能一睹哭泣湖真面目,宿願得償,甚是興奮。

未進園區前,就曾聽聞有關哭泣湖的傳說,傳說有淒美的,亦有淒厲的,淒美的是:哭泣湖的水是癡情的排灣族少女,苦等不到去狩獵的情郎返回,日夜哭泣,淚流成湖;淒厲的是:傳說日據時代,情郎被日軍強征到南洋打仗,久久未歸,癡情少女日日哭泣,天天流淚,淚流成湖。

進入園區後,有一名原住民導覽員擔任解說,他首先就打破前述的傳說,他說:哭泣湖這美麗的名字來自於當地排灣族的回憶,當年東源村的原住民原本居住在枋山溪上游,日據時代頭目想為族人尋覓一處更好的生活環境,於是在一名日人陪同下花了幾天時間翻山越嶺的來到東源村,當大家看到幽靜的東源湖時,忍不住的感動落淚,決定帶領族人們遷居此地,同時也為東源湖取了這動人的名字。

但導覽員又說:排灣族人稱這片美麗的湖泊為「kutji」,是一片終年有水的濕地,後來日據時期,開挖這片濕地成為水塘,用以灌溉附近的水稻農田,因發音似國語的哭泣,因此又被稱為「哭泣湖」。導覽員再次強調「kutji」是排灣族語,意指水流匯集之地,但也有人說是日語「口」的意思,指湖的形狀像人的口,不論何種說法,都無損青山綠水之美。

整修後的哭泣湖,少了淒美動人的故事,多了湖岸優美的風光,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可貴的是導覽員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對生態的研究,帶領團員一探哭泣湖豐富的生態,分享與大自然共存的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