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為河流與海浪侵蝕所造成的殘丘地形,因遠望山狀似龜殼而得名,位於恆春半島西北方,高度雖僅72公尺,卻因視野開闊展望極佳,通往山頂的步道鋪設完整,路程約20分鐘,登頂可謂相當輕鬆。

    登上山頂,柯老師指出遠方海生館停車場旁有塊日軍登陸紀念碑(日軍「討蕃軍本營地」紀念碑),此碑原訂在登龜山之前一睹,不巧到達海生館時大門已關閉,開放時間已然結束,經老師與駐衛警協商未果,遂取消當面目睹行程,改登龜山遠觀。

    社大學員站在山頂上,聽柯老師對日軍「征台之役」娓娓道來:日軍征台前,首先在太政官內設立台灣都督府,由陸軍中將西鄉從道擔任台灣征討都督,陸軍少將谷干城、海軍少將赤松則良任參軍,陸軍中佐佐久間左馬太、同少佐福島九成任職參謀。

    征台軍兵力初期組成來源,主要是熊本鎮台兵成員,另在鹿兒島地區徵募兵員,共計3600名,其中3000名是戰鬥人員,餘為後方勤務人員。日方原欲以英、美人士所屬船艦載運兵員出航,並聘雇一些英、美籍人士擔任武官、顧問等工作,但由於英、美政府在出兵時間點突表達禁止日本聘雇該國籍船隻及武官之嚴正立場,日方最後則以購買英、美籍船隻來運送兵員,同時解雇前美國外交部官員李仙得之顧問職務,作為因應。

    然仍有數位西方人士參與戰役,載運兵員所用之兵艦,分別為軍艦「日進號、孟春號」,及運送船「有功號、高砂號、大有號、明光號、新約克號」等。由此可知,距日本國近在咫尺的台灣,倘事前無一些外籍顧問之協助與擔任嚮導,對鎖國250年的日本而言,派遣征台軍實非易事。

    整場戰役共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明治7年(1874年,清同治13年)5月17日至22日之間,日軍沿四重溪岸進行偵查途中遭原住民突襲;第二階段在同年6月1日至5日之間,日軍兵分三路進擊牡丹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