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財力上的無奈,這位代課老師噓了一口氣,翻身側睡,朦朧中聽見屋外風吹稻禾,稻禾緩緩推來推去發出的聲響,陣陣稻浪聲似在訴說:

朝見插秧女,暮見插秧女。雨淋不知寒,日炙不知暑。兩足如鳧鷖,終日在煙渚。種秧一畝寬,插秧十畝許。水淺愁秧枯,水深怕秧腐。高田已打麥,下田還種黍。四月又五月,更盼分龍雨。襁褓置道旁,有兒不暇乳。始信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這是初級中學二年級國文〈插秧女〉課文,與小學生有關的是,要協助農夫把稻田裡的雜草拔掉,拔草是農業社會農夫的大事。但不知要小學生參與是哪個機關的主意,或是學校單純的活動?幸好只實施了一學期,否則學生變成童工,耽誤課業更屬不宜。

53年的五、六月,學校要學生每周一上學時交稻田裡的雜草若干斤,既然指定是稻田裡的雜草,那就不是一般野地上的雜草,兩者是有所區別的;而若干斤,全靠各班級老師掂量,在無秤可秤重下,只能自由心證,也就是老師說了算,因雜草論斤獎賞。

稻田裡的雜草有多種,其中稗草、千金子與水稻不易分辨,這只有農家子弟才分得清楚,僅稗草又有水稗、旱稗兩種。水稗,生於沼澤,為稻田主要雜草;旱稗,又名「光頭稗」,無芒,為旱地雜草。

這位代課老師曾請教務農家長解說:「稗」除了能繁衍大量種籽外,其光合作用效率高,能適應高溫、強光與缺水環境,往往在插秧一個半月後,原本不見蹤影的稗,居然高過稻子,它不僅與稻子競爭水分與養分,還遮擋了陽光。務農家長還說,不同的月份會有不同的雜草,如:球花蒿草、尖瓣花、鴨舌草、水丁香----------等。

田間雜草族繁不及備載,可苦了家裡無田的學生,對渠等而言,稗草跟水稻簡直像雙胞胎,在未長出種籽之前,對這些不熟悉農務的學生來說,根本難以分辨。

結果,這些家裡無田的學生,周一交的雜草中以水稻居多,不但沒幫上農家的忙,還破壞了田裡的稻作,這些田主未蒙其利反受其害,氣得跑到學校理論,之後,此活動無疾而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