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九一八〞,未開言,先歌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抛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無盡的寶藏?爹娘啊!爹娘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一堂?

這首《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是抗戰著名歌曲之一,由已故張寒暉(原名張蘭璞)作曲作詞。〝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東北軍被調至陝西、甘肅一帶圍剿紅軍,與此同時,大量東北流亡學生也聚集到西安,在東北軍士兵和東北流亡學生中,醞釀著思念故土、家鄉父老,以及抗日救亡,打回東北的思想。歌曲描述事變後東北九省被日寇佔領,東北居民的苦況和收復失地的盼望。

〝九一八事變〞是中國災難的開始,凡我同胞皆知,日本侵略中國是從東北開始的,由於東北資源豐富,戰略價值與地位重要,日寇有「日本無滿洲即不能生存」的論調,故田中奏摺提出日本的「新大陸政策」總戰略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而掌握滿蒙的權利,則為首要關鍵」。

吾人常言「八年抗戰」,東北同胞實則抗戰14年,尤令人敬佩的是許多東北有志青年從事「現地抗戰」,由紀綱先生(本名趙岳山)巨著《滾滾遼河》一書中可深切體會現地抗戰的凶險,現地抗戰志士散發光與熱的生命,鐵與血的與敵周旋、鬥爭。

東北被日寇占領,扶植魁儡政權偽「滿州國」,紀剛深具愛國情操,國家意識強烈,邊讀書邊蒐集敵偽情資,畢業後將畢業證書寄給家人,從此隱姓埋名專職地下工作。紀剛先生參加地下工作組織「覺覺團」(取覺己覺人之意),不畏艱險從事「現地抗戰」曾一度被補入獄,幸抗戰勝利而逃過死劫。

同一時期,讓我們回首被日寇割據的台灣,日寇由早期的「三光政策(殺光、搶光、燒光)」進入「懷柔政策」,「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已步入法西斯的道路,積極準備侵華戰爭,因此,對台灣的殖民政策進入新階段,推行「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分成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1936─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通過各種思想宣傳與精神動員,消彌台灣人的祖國觀念,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第二階段從1941─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受害最慘烈的是,台灣壯丁被編為日本兵,送到南洋戰場當砲灰;年輕婦女則被編為慰安隊,供日軍洩慾。

日寇的殘酷與暴虐,國人固應牢記「七七事變」的八年抗戰,但不應忘記「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14年的現地抗戰,更不應忘記遭受日寇鐵蹄蹂躪50年的台灣。「臺灣光復節」將屆,凡我同胞應遍插國旗,同聲高唱「臺灣光復紀念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