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戰的認知,年少時,從父親及眷村父執輩的叔伯們口述所得,進中學後,某天學校分批帶隊赴陸官校中正堂看「中國之怒吼」紀錄片,當年看得青筋直冒,熱血沸騰,立下日後投效軍旅之志。

    民50年代中期,大寮眷村又輪流播放一遍;進軍校後,開始接觸「中國現代史」及坊間「抗戰文學」書刊;下部隊後,每天早點名時段必有專人宣讀《蔣總統秘錄》乙篇;其後是莒光日政治教育的傳播,與報章雜誌的專題報導。然影響最深遠的是,紀綱先生(本名趙岳山)所撰《滾滾遼河》乙書。

    今年是七七抗戰78周年紀念,首先向捍衛中華民國的抗日英勇將士鞠躬致敬,對已為國捐軀者,俯首默哀。〝七七〞絕不是歷史上之偶發事件,早從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1894的「甲午戰爭」開始,即有跡象,日本早有計畫逐步進行對中國的侵略,以實現「田中奏摺」併吞中國,征服亞州,稱霸世界之野心;堅信〝七七〞絕不會淪為歷史上的一個數字而已。

    回首八年抗戰,日寇對我同胞「姦淫擄掠,燒殺搜刮」,對被割據50年的台灣更是採「三光政策」,慘絕人寰的劣跡,件件都毫不保留地作絕了,其惡行罄竹難書,其罪行令人髮指。數十年前報載1965年日史學家家永教授編寫的教科書「日本近代史」遭文部省下令改寫內容,要他刪除日軍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強暴中國婦女的部分,及「七三一細菌戰部隊」以活人作實驗的內幕。   

    回顧二戰結束迄今,德國政府歷屆領袖均公開為當年的「納粹罪行」致歉,尤柯爾擔任總理時曾再度誠懇地宣示,向全人類表明德國懺悔與贖罪的心情;義大利政府也同樣對當年的「法西斯侵略罪行」深致歉意。惟日本政界始終不願承認「二次大戰的侵略罪行」,甚至意圖竄改歷史,湮滅紀錄。孰可忍,孰不可忍?

    大快人心的是,藝人們於2005年4月22日的一次發佈會上,現場大家談到「南京大屠殺」時,在座的一位日本女記者問到蔡依林:「你們中國人老是說被殺了30萬,難道你們有數過啊?」蔡依林突然間被問有些尷尬,李連杰當即搶答:「我們是沒數過,難道你們日本婦女被美國大兵強姦後,你們還要去問她是否有快感?」李連杰的神回,日本記者啞口無言。

    令國人痛心的是,抗戰不但使中共絕處逢生,還攫取勝利的果實,進而展開全面叛亂。中共利用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與民休養之機,發動內戰,口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短短四年就竊占大陸,建立共產政權;事實上,中共早有預謀,抗戰初期毛酋曾對共黨內部宣示:「中日戰爭是共產黨發展的絕好機會,我們的政策是〝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

    據大陸名作家辛灝年先生(本名高爾品)指出,大陸人民業經20餘年的歷史反思,早已對「究竟是誰抗日,誰不抗日」這段歷史,有相當明確的瞭解,誰才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已昭然若揭。中共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審曾景忠教授在《抗日戰爭研究》乙書中,明確表示:抗戰是國民政府領導的,主戰場是國軍承擔的,其輝煌戰績是不容抹煞的。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唯有經過歷史才知歷史的可貴,也唯有通過對歷史真相的堅持,才能記取歷史的教訓。那麼,歷史應不應該超越仇恨?答案是肯定的,不過超越仇恨,並不等於抹除記憶,抹除記憶的結果,就是重蹈覆輒,悲劇重演;換言之,可以饒恕,但不可以忘記。

    遺憾的是,近年來日本政界提出,提升自衛隊地位,使其成為國防軍,大幅度擴充軍事預算,利用種種藉口擴充軍備,有死灰復燃跡象。顯然日本已遺忘,其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侵略戰爭,造成亞洲國家重大災難。對於日本國內出現嚴重的、危險的政治傾向,亞洲國家及國際社會應提高警覺,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