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相片與寄不出去的家書,抹掉臉上的淚痕,木箱歸回原位,轉頭看看養子,他看著畫冊裡的圖片正高興的唱著:「娃娃國、娃娃兵,金髮藍眼睛。娃娃國王鬍鬚長,騎馬出皇宮;娃娃兵,在演習,預防敵人攻。機關槍答答答、原子砲轟轟轟」。

養父瞧他讀的有模有樣,孩子顯得聰明伶俐,難道是上帝奪走他生父,另給他開的一扇窗?養父不禁端詳起來,默禱希望他不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之輩,千萬不要成為陳韙(東漢末年中大夫)口中的孔融,名列「建安七子」,雖有才華卻恃才傲物,落得被曹操處死,株連全家。

是夜,躺在床上皎潔月色穿窗而入,又逢農曆的「望」日,皓月當空,滿月之夜總讓遊子產生諸多遐想,先前的回憶又在腦海翻騰,最後嘆道與老家僅是一水之隔,但這海峽之水卻將來台的遊子與大陸隔得好遠好遠,次年偕子遊澄清湖站在中興塔頂層,西望既恍惚又矇矓的海峽對岸,譜出《幾許鄉愁》:

小時侯,鄉愁是一座彎彎的石橋,我在這頭,爺爺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紙滿滿的字跡,我在外頭,爹娘在裡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縷悠悠的白雲,我在下頭,姥姥在上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圈森森的鐵幕,我在外頭,老家在裡頭。

月光在無聲無息中移動,月已偏西,人在遐想中慢慢入睡,睡夢中有好熟悉的感覺,恍惚回到老家,一進門就見到母親迎向前來,迫不及待的張開雙手奔向母親,正要擁抱母親卻撲了個空,一驚醒渾身是汗,汗水濕透衣裳還夾雜著淚水。

第二天上完課,在教職員辦公室回想昨夜夢境,依《夢見家和母親》曲調填詞低吟:日寇狠,共黨騙,百姓苦連天;抗戰勝得好悽慘,同胞屍成山。海之濱,山之巔,英雄血滴落;八路竄起內戰纏,今起又逢寒。城樓外,江河邊,烽火映連天;午夜夢迴淚潸潸,慈母恩如山。東逃西,北遷南,親人都散落。反攻大陸早回鄉,不使父母寒。

好一句「反攻大陸早回鄉,不使父母寒」,他朝思暮想的就是,國軍能早日反攻大陸,回家鄉與父母團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