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鄂王墓》元 趙孟頫
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注釋
1.岳鄂王墓:即岳飛墓。在杭州西湖邊棲霞嶺下,岳飛於紹興11年(1142年)被權奸秦檜陰謀殺害。宋寧宗嘉泰4年(1204年),追封為鄂王。
2.離離:野草茂盛的樣子。
3.石獸危:石獸莊嚴屹立。石獸,指墓前的石馬之類。危,高聳屹立的樣子。
4.南渡君臣:指以宋高宗趙構為代表的統治集團。北宋亡後,高宗渡過長江,遷於南方,建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渡。
5.社稷:指國家。社,土地神。稷,穀神。
6.望旌旗:意為盼望南宋大軍到來。旌旗,代指軍隊。
7.嗟何及:後悔嘆息已來不及。
8.天下中分遂不支:意為從此國家被分割為南北兩半,而南宋的半壁江山也未能支持,終於滅亡。
老師解析
首聯以離離墓草渲染岳墓秋日的荒涼,冷硬屹立的石獸,更增添了幾分悲思。
頷聯用南渡君臣輕忽國家,譴責南宋皇帝苟安享樂、不思北進,同情中原父老忍受煎熬,遙望王師。
頸聯哀嘆有望承擔中興重任的英雄岳飛慘被殺害,後悔嘆息已來不及了,僅剩的半壁江山,最終還是被蒙古滅亡了。
尾聯作者悲痛地吟道:「千萬不要向西湖邊的岳鄂王墓唱《滿江紅》」景觀秀麗的西湖,如今河山易主,令人感到無限的悲傷與感慨。
這首七律,作者表達了對岳飛遭遇不幸的深切同情。岳飛被〝莫須有〞罪名慘遭殺害,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悲劇。岳飛雖然冤死,但他的英名卻永遠留在歷代人民的心中。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岳飛為鄂王,曠世冤案得以昭雪,離岳飛被害已62年。
老師於民國80年到江南旅遊,指出岳墓建在風景秀麗的西湖岸邊,岳墓前方有奸臣秦檜夫婦用白鐵鑄像跪著懺悔,附近有聯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副對聯表達了對岳飛的敬仰,也強烈譴責奸臣秦檜,同時警示後人銘記歷史,不要重蹈覆轍。後學於民國83年,亦曾前往朝聖。
停筆之際,後學自唱《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