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王維《送別》

詩詞欣賞班最後一堂課(112/12/26),陳玉燕老師講述的是「詩佛」王維的作品《送別》。

作者簡介

老師說:「王維生辰年版本很多,今以其30歲喪妻(731)推算,生卒(701年—761年)則較精準。王維字摩詰,係取自佛教的《維摩詰經》,號摩詰居士。盛唐山水田園派詩人,並精通書、畫、音樂,號稱“詩佛”。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送別》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師解詩意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說因為生活不得意,回鄉隱居在終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須再問,就像白雲在天空飄蕩。

課堂上,老師敘述王維很精采,後學筆記重點有二:

其一

天寶15(756),安史之亂,逆賊陷兩京,大掠宮廷文武朝臣等數百人,以兵仗押送洛陽。安祿山致意樂工,獲梨園弟子百餘人。群賊於凝碧池,宴偽官數十人,大陳御庫珍寶,羅於前後。樂既作,梨園舊人不覺唏噓,相對泣下,群逆皆露刃以脅之,言有淚者當斬,而悲不能已。雷海清(玄宗御用樂工),怒擲樂器於地,逆賊乃縛之凌遲處死。王維時為賊拘於菩提寺中,聞之賦詩曰: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

據說這首詩,傳到遠在蜀地避難的唐玄宗,相當感動。兩年後,於靈武即位的唐肅宗在回紇軍的幫助下,討逆成功,收復長安。而那些接受安祿山偽職的舊臣,全治以重罪。王維則因京都淪陷,被囚時曾寫《聞逆賊凝碧池作樂》一詩來斥責,復加有胞弟王縉平叛有功,向肅宗提出削職以贖兄長的罪過,致王維獲赦。初始,王維擔任太子中允,不久,升為尚書右丞(副宰相),後人稱「王右丞」。

王維愛妻過世後,終生未再續弦。更令人欽佩的是,向宋之問所購的“輞川別業”,在離世前(761),捐作寺院~清源寺。

其二

王維47歲時,應78歲的“神會禪師”為已圓寂32年的“六祖惠能禪師”寫《能禪師碑銘》計1223字。

後學非佛門弟子,對佛學知識全賴陳玉燕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述,關於《能禪師碑銘》後學不才,個人認為:此碑銘由一位感念師恩的弟子~神會,將其感性之意涵深藏於碑銘文字中,其真摯之表白別樹一格,毫無傳統撰碑方式的華藻文飾,可作佛教碑銘典範。

必須一提的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稱讚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語出“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蘇軾對王維推崇備至。

心得

誠如老師曾講過:王維一生,可說是在入世和出世之間徘徊。早年積極入世,希望有所作為;後因命運多舛,幾度想辭官歸隱;到晚年淡泊仕途,看空名利,感悟人生禪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呆呆 的頭像
    呆呆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老芋仔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