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朱慶餘與張籍的問答

《近試上張籍水部》唐 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老師說:這首七言絕句,收錄在唐詩300首。唐代應進士科舉的考生有向朝中名人行卷的風氣,考前,朱慶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官的看法,因此以新婦自比,以新郎比張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寫下這首詩,徵求張籍的意見。

作者: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詩題中的張籍(766年–830) 有「詩腸」之稱。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韓愈薦為國子博士,歷任水部員外郎,時稱「張水部」。

師解詩意

新婚之夜,洞房花燭徹夜通明,妝扮好了,等待拂曉向公婆行拜見之禮,希望能得到公婆的認可。

拜見公婆前,精心打扮後,懷著些許不安輕聲詢問夫婿意見:眉毛濃淡畫得是否符合公婆的心意?

 

《酬朱慶餘》唐 張籍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

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值萬金。

老師說:朱慶餘所呈作品《近試上張籍水部》,張籍讀後大為讚賞,寫下《酬朱慶餘》回答,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在這首詩中,張籍將朱慶餘比作一位採菱姑娘,相貌美、歌喉好,因此,必受眾人讚賞,暗示他毋須為這次考試擔心。

作者:張籍。老師講述《近試上張籍水部》時,已略述生平,此不贅述。但,老師說了一則趣事,師說:「張籍因仰慕杜甫詩歌,把杜甫的詩集燒成灰燼,然後將紙灰拌上蜂蜜,一天早上吃三匙。一天,張籍友人來訪,見張籍正在拌紙灰,很不解,就問:『你為什麼把杜甫的詩燒掉,又拌上蜂蜜吃了呢?』張籍回答:『吃了杜甫的詩後,我就能寫出和杜甫一樣的好詩。』」學生聯想到,難怪!某教以符紙灰化水,說能消災解厄除病。

師解詩意

越地姑娘梳妝打扮後,在銅鏡前看著自己的容顏,明知貌美艷麗,然內心卻有些顧慮。

穿著齊地出產的細緻白綢絹,也不見得珍貴,還不如一首採菱歌謠,更具有文化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呆呆 的頭像
    呆呆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老芋仔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