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石山賞花記

六十石山賞花記

六十石山賞花記

六十石山賞花記

六十石山賞花記

六十石山賞花記

六十石山賞花記

六十石山賞花記

六十石山賞花記

日期:113/8/2425

地點:花蓮六十石山

夜宿:花蓮雲閩農莊

領隊:許斐清老師

一、六十石山的由來

其一、日據時期,這片山區本是一片繁茂的樟樹林,為了煉製樟腦而被砍伐一空。結果發現在空曠的山坡上,散佈著60塊巨大的石頭,故稱六十石山。

其二、民國48年八七水災,中南部損失慘重,許多雲林縣西螺地區閩籍人士遷移來此發展。最初這批移民是種稻的,每甲地可收成「六十石」,「六十石山」因而得名。

二、金針花的引進與推廣

金針花學名萱草,又名黃花萱草、忘憂草、橙萱、紫萱、宜男草、療愁、鹿箭、黃花菜……等,為我國傳統的母親花。臺灣於1661年由華南引入。

1978年,台東農改場的李善忱先生先後自美國、加拿大和荷蘭等地大量引進了198個新品種,經過試種、觀察和馴化,在1982年選出五種,命名為千鶴、紅鈴、粉黛、黃玉和紫后正式推廣以後,才使台灣的金針花栽植,從食用轉到觀賞階段,進入新紀元。

然當許金論先生發現六十石山種金針更適合時,於1967年即從太麻里引進金針苗栽種,從此就大量生產,演變成今天大規模種植金針的盛況。

三、萱草~母親的代名詞

萱草在我國漢朝時,即有栽種的記錄,時已稱為「萱草」。萱草~傳說中的吉祥草。一般用來做母親的代用詞。如〝樁萱並茂〞。樁~剛強挺拔,代表父親。萱~柔軟芳香,代表母親。

我國古代家庭成員的起居室,大都各有固定方位,由於婦女們的居室多半在「北堂」,一般稱她們為「堂客」,稱母親為「高堂」,尊稱別人的母親為「令堂」。

而男人為了開創事業或服勞役、兵役,須常在外奔波,不能晨昏省親。於是以萱草(忘憂草)在北堂附近種上幾叢,讓母親能解憂,因此母親又稱「萱堂」。

四、觀景台上發思古之幽情

眼觀廣袤的金針花海,腦海浮現〝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在《養生論》中說:「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這應是較早以萱草作「忘憂草」的詩句。

 

  牟融〈送徐浩〉

渡口潮平促去舟,莫辭尊酒暫相留。

弟兄聚散天邊雁,蹤跡浮沈水上鷗。

千里好山青入楚,幾家深樹碧藏樓。

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

結尾處提到「堂上椿萱雪滿頭」,讓人感受到詩句不僅表達了對家中父母的思念,也增添了離別的哀愁。

 

宋.蘇軾〈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其一〉

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亂葉中,一一勞心插。

牽牛獨何畏,詰曲自芽櫱。

走尋荊與榛,如有夙昔約。

南齋讀書處,亂翠曉如潑。

偏工貯秋雨,歲歲壞籬落。

其中的〝勞心〞就是指母親的心。蘇軾與蘇轍兄弟倆的感情可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詩句中體會。

 

明.止庵法師〈題春暉堂〉

寸草雖有心,豈能報春暉。

丈夫雖有志,不如守庭闈。

萱花繞砌開,乳烏繞林飛。

堂上白頭母,手縫遊子衣。

 

明.唐寅〈萱草圖〉

北堂草樹發新枝,堂上萊衣獻壽卮。

願祝一花添一歲,年年長慶賞花時。

至於上列兩首明朝的詩,就由讀者來解讀罷!

心得

對於椿萱的描述,在更早之前戰國時代《莊子·逍遙遊》就有:「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因大椿長壽,古人用以比喻父親。《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諼”同“萱”,“萱草”為忘憂之草,古人用以比喻母親。

六十石山之旅,乃愚夫婦多年的宿願,雖多次參加花東團遊及年輕時駕車花東逍遙遊,就是不曾進入六十石山,此次經許老師的規劃,加上黃暉榮老師對六十石山的一再讚揚,終償宿願,感謝兩位老師。

更感謝的是,此行能與許老師家人同遊,一路上與老師尊翁尊堂暢談我們那個時代的過往,訴說年少時的經歷,毫無隔閡,備感溫馨。

今藉六十石山滿山的金針花,祝福讀友及許老師「椿萱並茂(夫妻長壽,父母安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呆呆 的頭像
    呆呆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老芋仔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