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看華視莒光園地,看不出主題是甚麼?感覺教育內容很中性,或許是自己退役太久了,趕不上時代潮流,連帶影響對目前莒光日節目的認知。
回憶我那個年代,莒光日節目很充實,有時事評論、匪情分析、四書天地、孫子兵法、認識台灣、林衡道開講、田野調查、專題報告、電影播放、文史講述等等,內容非常豐富。此外,每年還配合有教孝月、軍紀教育月、保防教育月、愛民月、莒光週。
最感人的節目是民國60年代中期,由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製播的《寒流》,劇情感同身受,甚至切身之痛,讓官兵邊看邊拭眼淚,猶記得副參謀長劉榮堂上校、參三科參謀官徐壽華中校與參四科保養官夏基華少校三位資深軍官最傷情,但我們也曾淚流滿面。
《寒流》是中共五十年來禍國殃民史實的縮影,共有六十集,分為六個階段,分述共產匪黨在北伐後、抗戰前、抗戰期間及抗戰後,全面叛亂至竊據大陸各時期的暴行罪狀。主題正確,情節生動,有高度的可看性,使官兵收看後等於看了一部有血有淚的共匪禍國史,但並無教條式的感覺,在當前國際姑息氣氛瀰漫之際,具有其深遠的意義。
故事從民國十六年中共南昌暴動、兩湖秋收暴動開始說起,歷經抗戰階段中的偽裝抗日(一分抗日、兩分應付、七分發展),勝利後的破壞復員政策,發動全面叛亂,竊取政權掠奪大陸。在角色方面,主角為湖南平江某鄉鄉長梁顧遠(周仲廉飾)一家人,中期並出現杜撰之中共高幹高揚(常楓飾),而配角則多為真實人物,如林彪、彭德懷、老舍以及「四人幫」等。
影集末了,令人咬牙切齒的匪幹高揚,於文革期間遭其未滿十八歲的長子高潮批鬥而死,大快人心。而飾演國民革命軍軍官鞏直夫的鄒森,曾是我們大寮眷村(嘉興新村)的子弟。
回溯莒光日教育沿革,民63年6月,國防部成立「電視政治教學指導委員會」,開始籌劃電視教學事宜,7月1日,首次由華視試播。民64年1月,《莒光日電視教學》由華視設專任製播人,延聘專家學者策劃節目製播,每集90分鐘。民67年,由華視專責節目錄製、播出等專業執行層面,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負責策劃節目製播,每集90分鐘。
未實施莒光日電視教學前,在下曾擔任莒光日教官兩年餘,話題須由民61年陸軍官校專修班畢業分發部隊說起,在官田師隆田營區任職少尉組長三個月後,我與同期分發保養營的同學,四人開始輪流擔任莒光日教官,一年後只剩我獨挑重擔除教學教官外,營輔導長王新恆少校還指定我兼任政訓活動教官。
僥倖的是,民63年教師節我居然被選拔為優良教官到師部受獎,師部在新中營區(尚未遷至官田營區),獲師長穆子承將軍頒發鋼筆乙隻,電視教學開播後,卸下教官職責,由政戰部門掌理。
因任教官經驗,調官田營區師部幕僚期間,民66年度莒光日教育心得寫作,經政二科評比獲軍官連第一名,政戰主任頒授獎品毛巾被乙床,深感無限殊榮,然而科長姜繼武中校卻比受獎者還高興。
民67年調回隆田營區回鍋任補勤連連長,民68年再度回師部擔任幕僚,此時期的莒光日已改採課後抽籤心得報告,每次抽三員,迄民71年元旦,晉陞中校調升營長前居然未曾中籤。
感謝那個年代的莒光日教學與軍官團教育,使軍人保有正確的人生觀。更可貴的是,那個年代「軍愛民」、「民敬軍」,社會一片祥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