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禮佛龍泉寺  瞻仰觀音菩薩像

聞聲救苦濟眾生  慈航普渡顯法相

社大學員聽師解  寺由經元大師創

鎮殿之寶鐘乳石  渾然天成有佛樣

凝神注視是觀音  來到人間把子降

一乾三坤牆下坐  感悟菩薩環光亮

責人尤須先律己  意識形態應解放

七情六慾要守戒  八識田中除業障

 

找出老筆記,翻閱民1065月柯耀源老師首次帶領鳳社大學員到龍泉寺禮佛,對龍泉寺的概述:

龍泉寺原名「湧泉寺」,亦名「喝水巖」,係由福建漳州高僧「經元大師」籌建,於清乾隆9(1744)所創建。該寺名由來,乃因寺後之龍目井,源自於打鼓山的「龍巖冽泉」,故名「湧泉寺」。

又,因龍目井之水,大旱不涸,故湧泉寺亦稱「喝水巖」。清嘉慶4(1799)己未歲貢生章甫(1755~1816)撰有「遊湧泉寺」與「喝水巖」二詩。

遊湧泉寺

屴崱峰高寺湧泉  松陰翠粒破晴煙

靈源有隙能開竅  喝水無聲不鬧禪

石鼓風鳴青嶂外  通霄路在白雲邊

人間亦有蓬萊景  到此登臨即是仙

喝水巖

鼓峰勝蹟未曾非  奇絕靈巖世外希

一自鬧禪隨喝去  至今流水尚忘歸

道經有得空生化  法到無邊靜入微

我輩欲知當日事  仙床石上是真機

清光緒17(1891) 泉湧寺遭祝融焚燬泰半,翌年雖有邑紳施阿民倡議重修,但因經費不足而未復舊觀。日據時代歲次癸亥(1923年),地方人士李榮等人,於原址鳩資改建,並重新命名為「龍泉寺」。

有關龍目井另有傳說,國姓爺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之後,為了加強兵力佈署,巡視台灣各地。有一天來到內惟,紮營打狗山下,內惟社居民正被旱災所苦,因此懇求國姓爺設法,鄭成功遂率領將士及地方父老,在山腳下設壇祈雨,隔天發現山腳下噴出兩口清泉,形狀就像龍的眼睛,因此取名為「龍目井」。

龍目井的泉水湧出時,氣勢磅礡,泉水注入龍巖池,首先北面龍泉寺北來泉水匯聚於龍巖池再分流為二,一往南面的高雄牧場,另一沿山邊水渠,兩股水在龍泉宮匯流。殊不知,龍目井不僅是高雄重要的歷史地景,更曾經為鱸鰻出現之棲地,昔日水生動植種類繁多。

1930年的《高雄州地誌》提到「龍巖冷泉」可加熱變成溫泉,含有鉀、鈉等礦物質,對皮膚病有奇效,特設立「高雄溫泉舘」交由民間經營,奈二戰爆發「高雄溫泉舘」遂因戰事而歇業。

令人驚訝的是,昔日「高雄溫泉」,於今卻連當地居民也不知曉高雄鼓山區竟然曾有碳酸鈣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