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5684827637.jpg

蘇軾洗兒詩  氣煞諸公卿

愚魯無災難  莫非是人精

寒窗下苦讀  十載豈輕鬆

一朝居廟堂  歷經萬人爭

長青學苑陳玉燕老師說:

《洗兒詩》短短四句,語氣戲謔,基調反諷,實乃事出有因。「人皆養子望聰明」,乃人心所向,眾望所歸,本身沒什麼不好,道理不言自明;只是蘇軾本人仕途遭挫,痛定思痛,「我被聰明誤一生」也是實情,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又在詩文中有所譏諷,被對方構陷入獄。

元豐二年(1079年),發生「烏台詩案」,震驚朝野,幸有元老重臣營救,加上太皇太后曹氏挽救,蘇軾才豁免一死,貶謫黃州安置任團練副使。元豐六年(1083)927日,侍妾朝雲為蘇軾生下蘇遯(行四,小名幹兒),《洗兒詩》即為幹兒而作。

剛剛經歷一場大災難,蘇大學士「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此點即已不難理解。「公卿」是目標,只是希望過程「無災無難」,事實上蘇軾是要幹兒「大智若愚」。蘇軾明白自己就是因為太過突出,反而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所以他要幹兒隱匿鋒芒,學會揣著明白裝糊塗。換句話說,希望笨兒子一輩子平平安安有福氣,功名富貴都俱全。

奈何天不從人願,蘇遯於元豐七年(1084)728日在金陵中暑,不幸夭折。

讀完此文,不禁概嘆,如今是:

黑機關林立  酬庸免經歷

公卿享民膏  刮盡所有利

友人疑曰:

當朝者果然是無災無難到公卿

難道印證了洗兒詩彼等愚且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