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200419_110601.jpg

老哥哥想起曾閱讀過馮夢龍編撰的《喻世明言》,唯年代久遠,不復記憶,於是折返到舊書報攤放下黃埔大背包開始尋找,找到書頁已泛黃的書冊,終於在第30回找到「明悟禪師趕五戒」。

馮夢龍寫的這一回,老哥哥邊翻閱邊回憶:話說,大宋英宗治平年間,去那浙江路寧海軍錢塘門外,南山淨慈孝光禪寺(954年,吳越國王錢弘俶為永明延壽禪師所建),係名山古剎。寺中有兩位得道高僧,是師兄師弟,一個喚做「五戒禪師」,一個喚作「明悟禪師」。

宋真宗大中祥符8(1015) 這位五戒禪師31歲,容貌古怪,左邊瞽一目,身不滿5尺。本籍西京洛陽人,自幼聰明,舉筆成文,琴棋書畫,無所不通。長成出家,禪宗釋教,如法了得,參禪訪道。俗姓金,法名五戒。何謂之「五戒」?

第一戒者,不殺生命;第二戒者,不偷盜財物;第三戒者,不聽淫聲美色;第四戒者,不飲酒茹葷;第五戒者,不妄言造語。此謂之「五戒」。

五戒禪師有一日雲遊至淨慈孝光禪寺,訪大行禪師。禪師見五戒佛法曉得,留在寺中,做了上色徒弟。1015年,大行禪師圓寂,寺中僧眾立他做住持,每日打坐參禪。那第二個喚做明悟禪師,年29歲,生得頭圓耳大,面闊口方,眉清目秀,神采奕奕,身長7尺,貌類羅漢。

本籍河南太原府人氏,俗姓王,自幼聰明,筆走龍蛇。參禪訪道,出家在本處沙陀寺,法名明悟。後亦雲遊至寧海軍,到淨慈寺來訪五戒禪師。禪師見他聰明了得,就留於寺中做師弟。二人手足情深,有如一母所生。凡遇著說法,二人同升法座,講說佛教。

忽有一日,冬盡春初,天候嚴寒,陰雲作雪,下了兩日。第三日,雪霽天晴。五戒禪師清早在方丈禪椅上坐,耳聞遠處有嬰兒啼哭聲。當下便叫身邊一個知心腹的僧人,喚做清一,吩咐道:「汝去山門外各處巡看,發現甚事,速報我知。」清一道:「長老,落了兩日雪,今日方晴,料無甚事。」長老道:「汝快去看了來回話。」清一推託不了,只得往山門走去。

彼時天未明,山門未啟。清一叫守門僧開了山門,打開一看,吃了一驚,口誦:「善哉!善哉!」正所謂「日日行方便,時時發道心。但行平等事,不用問前程。」當時清一見山門外雪地上的松樹下,一塊破蓆上有一個嬰兒,驚道:「苦哉!苦哉!誰家父母狠心將這個嬰兒置在此?這種天氣不是凍死,便是餓死!」

走向前仔細一看,卻是五六個月大的女嬰,用一個破衲頭包著,懷內揣著紙條,上寫生辰八字。清一口裏不說,心下思量:「古人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連忙回稟長老:「不知誰家,將五六個月大的女嬰,破衣包著,撇在山門外松樹根旁。這等寒天,又無人來往,是否行個方便,把她救下!」長老道:「善哉,善哉!清一,難得你善心。你如今抱了回房,早晚熬些粥飯餵她,過些時候,再轉送人家。救她性命,勝做出家人」。

於是,清一急忙出門,抱回女嬰,回復長老,並將紙條遞給長老。長老看著紙條上的字「今年六月十五日午時生,小名紅蓮。」長老吩咐清一:「抱回房裏,好生養著,到六、七歲時再轉送人家,也是好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呆呆 的頭像
    呆呆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老芋仔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