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190530_092948_vHDR_On.jpg

楔子

何謂義?佛說:積德行善、神說:因信稱義;義為何?佛說:消磨孽障、神說:罪得赦免。老子認為「義」是因為「仁」衰微才出現;而「仁」是因為「道」和「德」衰微才出現。

「義」宜也! 也就是行為正當,合乎正道。「義」是儒家五德(仁、義、禮、智、信)之一。孔子的中心思想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為「義」。西漢董仲舒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是處理人際關係。

易經繫辭()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說卦云:「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

故事概要

羅貫中熱愛中華文化,弘揚民族傳統美德,痛恨奸詐邪惡,緬懷悲壯英雄,具有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動情地寫下:「兩岸西風起白楊,沁州存孝實堪傷。晉中花草埋幽徑,唐國山河繞夕陽。鴉谷滅巢皆寂寞,并州塵路總荒涼。詩成不盡傷情處,一度行吟一斷腸。」他根據自己看法,將歷史藝術化,寫成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的是一部斷代史。重點講了一個「義」字,看過《三國演義》紙本或影劇作品之後,讀者都知道「義」的表面與深層內涵以至行為的表現。

《三國演義》演的是「義」,因此開卷的第一個經典故事,就是「桃園結義」,劉備、關羽和張飛,在張飛的桃園結成了沒有血緣的義兄弟的關係。據《三國志》記載「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兄弟」。

故事中展現了仁義、忠義、信義,然這只不過各有側重。換個角度說,無論是仁、忠還是信,背後都跟著〝義〞字,為的就是莫忘「正當無私,守住善念」這個根本內涵。

諸葛亮是羅貫中心目中的「賢相」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大義胸懷,有濟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羅貫中還賦予諸葛亮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特異本領。易經說故事,要敘述的就是諸葛亮。

故事內容

諸葛亮(181234108日),字孔明,東漢末年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蜀漢丞相,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及散文家。隱居隆中,自比管仲、樂毅,人稱「臥龍」。

文獻記載,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料事如神,用兵用人,皆恰到好處。相傳諸葛亮每遇難題,必暗自用易經八卦的占卜法,焚香向天禱告,然後,在紙上寫三個字,這三個字即是天靈與人心靈交流。

例如,諸葛亮想要討南蠻時,也並不是那麽肯定會出師大捷,所以他也給自己卜了一卦,結果顯示是《雷地豫》卦。卦象為內坤順,外雷震,雷出地上,柔順以動。這是一種順水推舟,順其自然式的行動。換句話說,得到群眾的呼應又志在必行,順著民情而行動,建立諸侯,發動軍隊,都是順應民心,而且還有剛強的決心去執行。

所以,在得到這個卦象以後,諸葛亮便心裡有底,知此行必勝。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率大軍南征深入不毛之地,先敗雍闓軍,再敗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孟獲投降,諸葛亮揮軍東進,與李恢、馬忠會師於昆明滇池。此戰一為開發南中,增強蜀漢國力;二為北伐曹魏。此後蜀漢的山地作戰能力因為南中的山地兵的注入而變得更加強大,這也是後來司馬懿不敢與諸葛亮在山谷間作戰的原因。

在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較量中,可以說是古今中外罕見的一場高層次的智慧過招。有正就有負,歷史要漢室滅亡,就出了司馬懿成為諸葛亮的對手,雖然司馬懿贏不了諸葛亮,但司馬懿佔了天時,拖住了諸葛亮,諸葛亮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夙願就走了。所以做什麼事情都是順天意才會成功,逆天意就會失敗,縱然你擁有諸葛亮的智慧也不可能成功。

諸葛亮出山後幫劉備奪取荊州、西川、漢中形成三足鼎立,乃是順天意而行,以致什麼事情都是水到渠成。但在諸葛亮晚年六出祁山,天不滅魏,幾次眼看北伐將要成功時,總有某種阻力迫使諸葛亮的計畫前功盡棄。就連諸葛亮費了很大的心血誘使司馬懿在上方谷陷入絕境快要被火燒死時,天突然下一場大雨來救司馬懿。諸葛亮也只能嘆道:「天不助漢室!」即謂漢室氣數已盡。

氣數與變數相連,古人認為國家的興亡、人世間的禍福皆由天命或某種不可知的力量所決定,因此稱為「定數」。回顧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水鏡先生曾感嘆:「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正如水鏡先生所言,雖然諸葛亮遇上了明主劉備,但是漢室氣數已盡,縱然諸葛亮是曠世奇才,雄才大略懷抱天下,但是輔助劉備興復漢室依然無望,所以他六出祁山不勝,最後只能星落秋風五丈原。

小結

易經老師說,劉備的人和,東吳的地利,卻都沒有抵過曹魏的天時,氣數已盡的大漢王朝無法順應天道,烽煙四起民不聊生,漢水之興在潤物,漢水之滅在染血「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凡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猶言在耳,然轉瞬間灰飛煙滅。

諸葛亮是三國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在三國中,諸葛亮不僅充分表現了「仁義禮智信」,更是智慧的化身。《隆中對》即已知世間的格局和將來的歷史走向,甚至連千里之外的人物的性格、習性、特點都洞察細微,瞭如指掌。老子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一詩是公元760年,杜甫初至成都時作。75912月,杜甫結束為時4年的寓居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資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當年蜀漢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諸葛亮廟,稱武侯祠。唐肅宗上元元年初春,杜甫探訪了諸葛武侯祠,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

北宋大文豪蘇軾賦詩:「密如神鬼,疾如風雷。進不可當,退不可追。晝不可攻,夜不可襲。多不可敵,少不可欺。前後應會,左右指揮。移五行之性,變四時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臥龍也!」此外,蘇軾還作詩《隆中》讚美諸葛亮。

已故名作家柏楊:「劉備託孤給諸葛亮,而且明言要諸葛亮自己接管政權,可真是名正言順,沒有人能阻擋得住。然而,諸葛亮不但沒有順水推舟,坐上寶座,反而擁戴一個17歲,不過高中學一二年級的大孩子,『鞠躬盡力,死而無已。』在現實政治中,皇帝的寶座,誰的力量大,誰就可以往上坐。但我們對能往上坐而不往上坐的忠臣義士,仍備感尊敬。因為,那正是大丈夫有所不為的情操。諸葛亮的有所不為,供我們頂禮。」

心得

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盡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為了深化「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文化內涵,六出祁山也是天象的變化。所以,人類的戰爭也不會是偶然出現的。

諸葛亮政治品德忠誠不二、奮鬥精神不畏艱難困苦、人格特質嚴於律己、人生態度積極進取、獻身精神死而後已、領導能力長於協調、管理思想以法為治,無論對於今人治軍治政置業,人生價值取向,都有著現實借鑒意義。

誠如在南征中,為了讓大王孟獲真心歸順,曾七擒七縱,終於令孟獲感動而誠心歸降,孟獲感念諸葛亮大恩,就連幾十年後蜀國滅亡了,還要求晉王善待後主劉禪。

對諸葛亮的做法,司馬懿曾感嘆道:「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司馬懿受到曹操「寧願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的唯我思想影響,為人處世,上陣交兵,總是先考慮自己的生前身後、成敗功過。

諸葛亮給後世留下了「以德服人」的典範。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唐朝時,評選諸葛亮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為武廟十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