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191011_101830.jpg

第一章  返家途中輪唱軍歌

大夥兒離開竹林院落前,依序洗把臉、漱漱口,然後自動排成一列,由二哥發號施令向主人敬禮,然後起音,九條好漢習慣性地齊唱入伍時的早點名歌:

我愛中華,我愛中華,文化悠久,物博地大。

開國五千年,五族共一家,中華兒女最偉大。

為民族為國家,奮鬥犧牲絕不怕。

我們要消滅共匪,復興中華民國。

九條好漢沒有呼口號,因原來的口號已去意義,他們當兵時共同的口號的是「實行三民主義,服從最高領袖;消滅萬惡共匪,解救大陸同胞!」三民主義早已被拋棄,高層遺忘「主義不行,黨員之恥;共匪不滅,軍人之羞」;如今,最高領袖德不配位,不似人君;而兩岸早已開放探親,證明血濃於水,且萬惡的匪酋已薨;據返鄉探親老兵回台所述,大陸同胞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超英趕美」已然兌現。

解散後,八位弟兄不急著搭小黃,一起由七里亭散步到大馬路上,再分別搭客運車各自回家。回程中,眾人回想大哥曾說過,我們喝酒除了喝〝酒〞的味道外,其實,更多時候喝出的是〝歷史和回憶〞,今兒整整一宿,九條好漢喝出多少的歷史回顧,與自己親身經歷的回憶。畢竟,渠等在人生的戰場上已打過美好的一仗,不再有所苛求。

當過教官的二哥提議輪唱軍歌,眾人稱善。二哥有感政壇亂象與軍中層出不窮的事件,開口唱《軍紀歌》:國家有綱常,軍隊有軍紀,軍紀是軍隊的命脈,以三民主義為根基,三信心,堅如鐵,上下團結成一體,號令嚴明,服從第一,革命軍人要牢記,戰爭有勇,無私無畏,戰鬥精神大無比,國民革命軍,愛民如愛己,北伐成功,抗戰勝利,關鍵在軍紀,守軍紀,鼓士氣,救國家要克敵,勝利把握一定在我們手裡。

唱畢,二哥職業習慣未改,仍以教官的口吻問道:「各位弟兄還記得軍紀是啥嗎?讓我們一起來複習吧!」大夥兒一邊邁步前進,一邊聽二哥勾起回憶。軍紀的「紀」字有兩解:一是紀律之意;另一是紀綱之意。紀綱二字,簡言之:就是三綱五常、長幼有別、上下有序、階級分明,這就叫做紀綱。至於紀律呢?就是用法律來維持他的秩序,保持他的運作,這叫做紀律。

眾人皆知軍紀的要素有三:人格的影響、情分的交感、一致的精神。接下來根本不用說,因為都是過來人,深知:軍隊有軍紀,就能做到「疾雷破山風震海」也不會驚恐;「大水稽天」、「大旱金石流土山焦」也不會動搖。

「軍令如山、軍紀似鐵」,不是口號,亦非標語,只有職業軍人才能覺悟其重要性。接著,二哥要說一則大哥在新訓師服役時,有位役男不守紀律所發生的憾事。

第二章  不守紀律打靶中彈

二哥要說的這則事故三哥聽大哥說過,所以二哥對老三說,因年代久遠,如有遺漏,請你補充。三哥受命,隨即以舉手禮答道:「遵命!」二哥開始描述場景:

射擊指揮台上,射擊指揮官喊著口令:「射手就位!」各靶位的射手,按口令攜帶自己的槍隻到達各自的射擊位置。完成動作後,射擊指揮官續喊口令:「臥射預備!」各靶位射手以標準臥姿臥在火巷樁旁,注視前方。射擊指揮官續下達口令:「三發裝子彈!」

此時,各助手將三發子彈交由靶位射手,射手依要領把彈匣裝上彈倉,拉動槍機,第一發子彈推進槍膛,關上保險,回報「好!」各靶位助手舉起小紅旗表示完成動作,射擊指揮官檢視無誤後,下達命令:「左線預備、右線預備、全線預備,開始射擊!」

這是M14步槍175公尺實彈射擊,7.62公厘的子彈由槍口射出,槍口瞬間冒出火光,也瞬即而滅,此起彼落的槍響,頓覺其震撼力,每個靶位射擊三發子彈,一陣槍聲後,又歸於沉寂。射擊指揮官在台上環視各靶位,確認助手都舉起小紅旗,表示射手確已完成射擊,三發子彈都已射出,於是射擊指揮官傳達:「看靶!」

看靶指令是下給靶溝軍官的,由靶溝軍官再下達:「降靶!」口令,持靶靶兵才能降靶檢視射擊成果,清點靶上彈孔數,並須把彈孔用紙糊上,以利後續射擊,清點完後,由各靶兵舉牌以升降次數表示射中發數,若左右搖擺則屬未中,以零分計。

射擊完成後,射擊指揮官下達「換手」前,會先下達〝清槍〞口令,射手持槍連拉槍機三次,槍口朝上扣引板機,完成清槍動作,將槍置於槍架,回到休息線。在預備線待命人員,依射擊指揮官口令,進行第二波射擊。

輪第三波射擊時,忽有某靶位槍枝發生卡彈,無法擊發,因先前已射出兩發,槍膛還有一發,助手舉起紅旗搖動,表示槍枝故障需施行排除。此時,其他靶位均已完成射擊,射擊指揮官並未下達「停止射擊」口令,在等待該靶故障排除後,完成射擊。

但某靶兵等待許久未聞〝降靶〞口令,顯得有些躁動,於是,什麼叫「鬼使神差」,什麼叫「無巧不成書」,都在這一刻印證。這個躁動的靶兵,恰好就位於故障靶位的火巷,他想探出頭看看發生何事,腦袋剛冒出靶溝,故障槍枝完成故障排除,說時遲、那時快,最後一發子彈射出,這顆子彈真巧,不偏不倚正中冒出來的鋼盔穿過腦門,人應聲而倒,意外就這樣發生了。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靶溝軍官未獲射擊指揮台指揮官下達〝看靶〞口令,當然也不能下達〝降靶〞口令,靶溝裡舉靶的靶兵,就不能有任何動作,這事件,說明不守紀律的後果多麼嚴重。

第三章  凍不拆屋餓不擄掠

二哥描述完上則打靶意外事故,三哥表示沒有補充部分,其實大夥兒深知軍紀之重要性,接著八位弟兄一起背誦《愛民十大紀律》:

一、宿營挖廁所

二、洗澡避女人

三、待人要和氣

四、雇工先付錢

五、損壞要賠償

六、買物不賒欠

七、借助民房先商量

八、臨走掃地上門板

九、愛護莊稼樹木

十、不拿一針一線

仍具教官習性的二哥,又以教官的口吻說起歷史上南宋岳家軍的故事,話說,岳飛20歲從軍,臨行前一天,岳母姚氏為鼓勵兒子樹立「以身許國,報效國家」的偉大報負,在他背上用針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要他牢牢記在心,至死為國效力。

史載:南宋初年岳飛領導的抗金軍隊,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嚴守「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紀律,戰鬥力非常強悍,被金人稱作「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尤訓練之嚴格,既使對待自己的兒子岳雲,更是「受罰重於士,受獎後於士」。金庸著作《射鵰英雄傳》裡有一情節,成吉思汗在聽郭靖說完岳飛的故事後,感嘆道:「恨不早生百年,與這位英雄交手」。

八位弟兄與他們的大哥,九條好漢皆效法岳飛,只是「精忠報國」四字烙印在心裏,而非刺在背上。九條好漢無論在營在民,念茲在茲的是:國家的安全,社稷的安寧,群眾的安心,人民的安居。他們做到了「在營為良兵,在鄉為良民」。

由岳家軍引述出同朝代的愛國詞人〝辛棄疾〞,辛棄疾出生那年,正是岳飛領軍向北反攻,宋人群起響應,金人節節敗退的年代。然而,越二年,岳飛卻被陷害致死,只求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居然屈辱的與金人談和,從此中原落入金人殘暴的統治。

在北方淪陷區長大的辛棄疾,從小就富有民族意識。長大後便在家鄉聚集了二千多人,投入當時的抗敵領袖耿京旗下,立下不少輝煌戰功。23歲時,辛棄疾更率軍回到南方,打算一展抱負,收復北方失地。然南宋朝廷根本不想抵抗金人,辛棄疾滿腔抱負落空;又因處處為人民著想,積極的作為引起朝臣猜忌,以致兩度被迫離職,過了20年閒散的生活。

七位弟兄俟二哥話音一落,心有靈犀一點通齊聲朗誦《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愛國詞人辛棄疾滿懷壯志,未能得償,心中非常痛苦,只好藉詞來表達心聲,詞中別有一股悲涼的情懷。

第四章  愛國詩人逝前遺恨

既提「愛國詞人」辛棄疾(1140¬-1207),就聯想到比愛國詞人早出世,卻較晚逝的「愛國詩人」陸游(1125-1210),說到陸游,八位弟兄最先誦出《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陸游浙江紹興人,出身在有文化傳統的官僚地主家庭。幼年正值金兵南侵,隨著家人逃難〝兒時萬死避胡兵〞,嘗盡了顛沛流離的痛苦。陸父是具有愛國思想的士大夫,所交往者多是愛國志士。在環境的熏陶下,從小就培養出憂國憂民的思想,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壯志。

南宋紹興23(1153),陸游29歲,赴臨安應進士試,主考官陳阜卿取為第一,卻觸怒奸相秦檜,竟遭黜落。孝宗(趙目)繼位之初,主戰派終得出頭,始被召見,賜進士出身。此時乘機提出許多政治、軍事方面的建議,積極贊助張浚北伐。但隨著北伐失利,主戰派失勢,在鎮江通判任上的陸游,被以〝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罷官家居。

之後,在任職范成大幕府期間,陸游只能借酒燒愁,排遣他報國無路的苦悶。他和范氏原是〝文字之交〞,因「不拘禮法」,同僚譏其頹放,他索性自號〝放翁〞。紹熙3(1192)秋,罷斥歸里的放翁作《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甯宗嘉泰2(1202),陸游為了實現團結救國的理想,不顧朝野的非難,毅然接受了韓托胄的推薦,由於韓托胄的輕率,北伐很快就失敗了。韓托胄何許人也?先看看他的詩作:「終日奔忙只為飢,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卻嫌房屋低。蓋了高樓並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嬌妻美妾都娶下,忽慮出門沒馬騎。買了高頭金鞍馬,馬前馬後少跟隨。招了家丁數十個,有錢沒權被人欺。時來運轉當知縣,抱怨官小職位卑。做過尚書升閣老,朝思暮想要登基。一朝南面做天子,東征西討打蠻夷。」

韓侂胄乃北宋名相韓琦之後,是當朝國戚身份,身世顯赫,手握權柄,享盡富貴,本想完成民族夙願,建功立業,但未預料到會死於後宮婦人之手。莒光日教政治教育的二哥說:他是獨裁專政的權臣,卻稱不上是奸臣,沒有大奸大惡的行徑。至少他志存恢復,忠心報國。至於他發起黨禁,禁絕朱熹理學,這當中的是非,還有待專業學者研究。畢竟在後世,程朱理學影響之深遠,對人思想之禁錮,都是不可估量的。茲事體大,不輕下斷論。

嘉定2(1210),陸游85歲,竟抱著〝死前恨不見中原〞的遺恨與世長辭。宋代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北宋缺將,南宋缺相」,這意味著,不讀周易不可為將相。

第五章  韓侂冑事蹟之概述

有關陸游與唐琬傳唱千古的愛情悲歌《釵頭鳳》,八位弟兄孰知情節,因此不表。倒是對韓侂胄是甚麼人物,有幾位弟兄不甚清楚,請二哥能概述一番。

韓侂冑(1152116日-12071124日),又作仛冑,字節夫,祖籍河南安陽,南宋權臣,北宋名臣韓琦之曾孫,母親是宋高宗吳皇后的妹妹。侂冑娶吳皇后的侄女為妻,無子。侄孫女是宋寧宗的恭淑皇后。

二哥從開禧元年(1205)說起,韓侂冑任平章軍國事,獨攬軍政大權,志在收復河山,開始作北伐準備,並在寧宗的支持下追封岳飛為鄂王,同時削去秦檜的爵位,把奸相秦檜的諡號改為「繆丑」。當時許多主戰派人士,如辛棄疾、陸游、葉適等都曾對此懷抱希望。可惜他準備不夠周全,進兵過於輕率;且用人不當,例如以吳曦守蜀地最後叛變;此外計劃過於明顯,使金人早有防備。

早在寧宗慶元5年(1199),陸游曾為韓侂冑寫《南園記》,傳說韓侂胄為此還命四夫人擘阮琴起舞,陸游在文中則勉勵韓侂胄勿忘抗金中興宋室。陸游一生中最推崇的是諸葛亮的《出師表》強調“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並自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開禧3年(1207113日,史彌遠偽造密旨指使殿前司公事夏震埋伏於韓侂胄上朝的路上,發動突然襲擊,史彌遠殺害韓侂胄之後,不顧抗金形勢大好,撤銷各地的宣撫使並對金國議和,史彌遠竟開棺砍下韓侂胄首級,連黨羽蘇師旦也被殺害,頭顱被一同送給金國。

當時朝廷將韓侂冑的頭送給金國一事,讓許多大臣認為有失國體。史載大臣王介為此提出抗議:「韓侂胄頭顱不足惜,但國體足惜!」韓侂胄雖專權和排斥異己,且用兵不當導致北伐失敗,但其北伐的決心仍獲好評。金人就頗佩服韓侂胄的氣節,封其為忠繆侯。

韓侂冑因禁絕朱熹理學與貶謫趙汝愚(北宋恭憲王趙元佐的七世孫,寧宗時曾任宰相),故被理學學者視為奸臣。所以元代編撰《宋史》亦將韓侂冑列為奸臣。

第六章  剖腹洗冤軍紀事件()

讀過文史的二哥概述韓侂冑的事蹟後,聯想起抗戰時期亦有一位將領其事蹟亦有正負面評價,迅速梳理思緒後,拿出當教官的看家本領,簡述此號人物。

方先覺上將(1903-1983),黃埔三期步科,抗戰期間曾參加台兒莊會戰、長沙會戰、衡陽保衛戰等重大戰役;曾率部於衡陽獨立守城達48日之久,彈盡援絕,力戰被迫投降,後又逃歸。此役使日軍付出近3萬兵力代價,被日軍稱為「在中國八年作戰中,唯一苦難而值得紀念的攻城之戰」。

「衡陽保衛戰」發生在民國336月抗戰後期。國民革命軍第十軍在軍長方先覺的統領下,以1.7萬之孤軍,抵抗日軍四個師團,計9萬兵力的攻擊。日軍以優勢兵力,出動飛機大炮,甚至施放毒氣,第十軍艱苦奮戰,外圍被突破,就與敵人進行巷戰。

在寡不敵眾又久未獲援軍戰況下,方軍長以「保證倖存官兵安全,保證傷兵得到救治」為條件與日軍談判停戰。方先覺當時被日軍單獨拘禁在天主堂,軍統局發動一次搶救行動,成功將方軍長救出。1230日,重慶當局為方先覺歸來召開大規模歡迎會,但「衡陽保衛戰」投降日軍乙節,受到世人不少爭議,惟官方紀錄是「方先覺於衡陽會戰中力戰被俘」。

八位弟兄與竹林院落的主人,這九條好漢都讀過近代史,熟知「衡陽保衛戰」是抗戰後期的重大戰役,發生於民國33622日到88日之間,日軍擬打通粵漢線,讓入侵中國的南北兩大派遣軍會合,進而威脅陪都重慶。國民政府以衡陽為中心展開保衛戰。

但二哥要說的是「衡陽保衛戰」中,有關一則軍紀事件,此事件乃二哥拜讀〈黃鏘回憶錄〉所悉,黃鏘係黃埔11期,擔任1955團第一營營長,以下摘轉《衡陽抗戰四十八天》相關情節:

營在高真短暫休整時,當地一位李姓農民發現他的一隻生蛋母雞不見了,地上遺有雞毛,恰在這時駐紮在村裡的下士班長石英走過來,於是李姓農民認定是石英偷吃了他的雞,而石英堅決否認,雙方爭得面紅耳赤,李姓農民抱怨的說:「你們營長一來就說,部隊軍紀秋毫無犯,要我們放心,現在做何解釋?」

於是一起去見營長黃鏘評理,在黃鏘面前,李認定是石偷雞,而石堅決否認。這時村長和村民都湧來看營長如何處理,甚至有村民在附和李姓農民的指控。一隻失蹤的雞,遂變成一樁有關軍紀和軍民關係的大事。

第七章  剖腹洗冤軍紀事件()

營長考量部隊在此村休整後將與日軍交戰,戰場在此,全靠當地老百姓支持,所以這個〝失雞案〞,一定要在全體官兵和全村村民面前妥為解決。

於是,他在村民面前將全營官兵列隊,然後想出一個主意,他對在場的村民指著部屬說:「如果我的部下違反了軍紀,一定嚴辦!」接著鄭重地提問:「如果我的下士班長確實吃了李姓農民的母雞,肚子裡就會有雞肉,可以剖腹給大家檢查,萬一沒有雞肉,你又該當如何?」做法相當激烈。

營長認定石英跟隨自己多年,是一位優秀班長,標準軍人,絕不相信石英會偷雞。自己會這麼說的用意是要使李姓農民「相信軍隊紀律,不要追根究底」。但沒想到固執的李姓農民竟然很憤慨地說:「如果肚子裡沒有雞肉,我就賠命」。

當下李姓農民的父母和當地村長都覺得事態嚴重,奉勸苦主不要計較,哪知李姓農民偏偏不依不饒,硬把黃鏘營長逼入僵局。黃鏘營長面對僵局實在想不出萬全之策。他還能想到的就是要手下士兵分頭再去搜尋那隻母雞,但遍尋全村就是不見蹤影,毫無所獲。

場面是既尷尬又僵硬,營長內心萬分糾結,就在這個當口,石英班長挺身而出,說:「報告營長!我是營長的老弟兄,我追隨營長多年,營長平時待我親如手足,今天發生這樣的事,算是我的不幸。為抗戰能續遂行、為國軍的榮譽、為維護我們革命軍人崇高的氣節,我願意剖腹證明」。

石英班長最後做個交代,並向營長懇求道:「我雖然犧牲個人生命,但可以保全全營的軍譽,證明國軍嚴守軍紀,秋毫無犯,將有利於後續對日抗戰。我是廣西貴縣橋墟人,現年22歲,家裡有60多歲的老母,煩請營長替我設法照料。」說完,向營長行最後的軍人禮。

村長和李姓農民父親聞後強烈反對,但營長經過反覆考慮,含淚答應石英班長的要求,並保證全營官兵負責照顧他家鄉的老母親。於是石英班長高呼「中華民國萬歲!」、「蔣委員長萬歲!」之後,用自己的刺刀剖腹。經村民檢視,腹中確實沒有雞肉。

然就在這時,李姓農民的母親驚慌失措地跑來說:「在草堆中,找到那隻受驚躲起來的下蛋母雞」,但石英班長已經死亡,人死不能復生。李姓農民的父母和村長都下跪請求饒李姓農民一命。看官啊!你是營長當如何處理?那可是一條人命,而且是一條在槍林彈雨中沒有被日軍殺死,卻因〝失雞案〞而丟掉寶貴的生命。值得嗎?

黃鏘營長居然免李姓農民一死賠命,但要他從軍報效國家,將功折罪,全村村民感動得痛哭流涕。李父拿出自己的壽衣和棺木殮葬了石英班長,並取出一部分積蓄當石母養老金。黃鏘為石英墓題了「模範軍人石英之墓」,此後,方圓數百里的百姓都全力支持抗日,共同殺敵。據說,當地百姓後來還建了「石英廟」。

二哥感概地說:黃鏘回憶錄中的「嚴勅軍紀,石英剖腹」乙節詳細記載的這個真相,確實超過人們的預期想像,和心理所能承受的能力。

第八章  剖腹洗冤軍紀事件()

二哥述畢抗戰後期〝剖腹洗冤〞軍紀事件後,其他七位弟兄立即聯想到姜文主演的《讓子彈飛》劇裡〝剖腹驗涼粉〞的橋段,大夥兒認為編劇顯然看過《黃鏘回憶錄》。

大夥兒開始倒帶回想「讓子彈飛」劇情裡的駭人一幕。話說有人叫六哥證明自己「只吃了一碗涼粉,所以付一碗涼粉的錢」,否則他一口咬定他是「吃了兩碗涼粉,只付了一碗的錢」。最後,為了證明自己清白,六哥將自己的肚子當場剖開,拿出肚子裡還沒消化的涼粉,證明自己只吃了一碗,不是兩碗後隨即斷氣。

在中國歷史上雖然有曹操「割髮代首」以嚴明軍紀的傳說,但抗戰畢竟發生在20世紀。所以自命為有識之士,很不以為然地說:「對違反軍紀的處罰,可以用合乎理性又具人性的方式來處罰,何況不過事關一隻母雞,更何況偷雞的指控還沒有確鑿證據。」顯然,認為石英班長之死,很不值!

因此認定:「這是一個荒謬的交換,在大敵當前重要時刻,一名優秀的下士班長,竟然為了一隻下落不明的母雞犧牲寳貴的生命。更荒謬的是,當時那麼多人在場,卻沒人能制止這個荒謬的交換。」或許,這就是大時代的悲劇,但眾兄弟認為「袍澤情可貴,生命價更高;若為軍紀故,兩者皆可拋。」此乃大環境所使然也!

二哥說得神采飛揚,不禁想到抗戰時期倒是國軍中有位將領迫使日軍指揮官剖腹自殺戰績,此人黃埔一期有「傲上將軍」的稱號。民335月,「傲上將軍」以副軍長身份代行軍長職務,參加《滇西緬北戰役》,71軍為首批在騰衝、松山、龍陵、回龍山等地向日軍防線發動攻堅的部隊。

在松山的日軍異常頑強,而外圍日軍從騰衝方面不斷增援,戰爭打得異常艱苦,71軍死傷慘重,「傲上將軍」更換87師師長,重新集結部隊,發動對松山猛攻。從64日到97日,會同友軍十戰松山,靠著〝以血洗血〞的硬仗推進下,中印公路總算打通。此役,號稱「戰爭之花」的日軍指揮官松井旅團長剖腹自殺。

《松山戰役》後,「傲上將軍」晉升為71軍軍長。民3710月出任第一兵團司令長官並代理湖南省政府主席,民3884日投共,毛澤東對他的評價〝林彪打仗不如你〞,民6352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1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