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9年,孔子路經陳、蔡赴楚昭王之聘,陳、蔡大夫相與謀曰:「孔子聖賢,其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病。若用於楚,則陳、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絕糧七日,外無所通,藜羹不充,從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講誦,弦歌不衰。
話說,孔子與弟子被圍困在南壇湖的一個小島上,糧食告罄,弟子們餓得頭暈眼花。然天無絕人之路,孔子發現湖裡生長一種野菜(現在叫蒲的植物),就拔出來,去掉上邊的綠莖,取下邊細膩白嫩的蒲根,口感脆甜,一連七日,孔子和弟子們就靠蒲根活了下來。後來,這種蒲根有了一個響亮的名稱“聖人菜”。
在《呂氏春秋‧任數》記載: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意思是,孔子七天未吃到一顆米飯,餓得沒有辦法,只好白天睡大覺。顏回出去討了點米回來煮給老師吃,等快要煮熟時,孔子恰好看見顏回從鍋裏抓起一把飯吃了,孔子佯裝沒有看見。過一會兒,飯煮熟了,顏回端著飯送給老師吃,孔子站起來說:「今天我夢見我去世的父親,飯要是乾淨的話,我先來祭奠他。」
顏回說:「不行,剛才有煤灰掉進鍋裏,我覺得扔掉可惜,就把它抓起來吃了,所以這飯不乾淨。」孔子聽了感嘆地說:「我所信任的是眼睛,可是眼睛也不是完全可以信賴的;即使是心,亦不足以完全依靠。弟子們要記住,瞭解一個人真是不容易啊!」孔子的感嘆很有道理,眼、耳、口、鼻等獲得的感覺,固然是識物的起點,但的確是不能全信的。所以「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事實證明,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陳蔡絕糧,鳳山長青學苑陳玉燕老師曾說可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厄台記》的記載中,我們可以對聖人所遇,有進一步的認識:淮陽之南,地名厄台,詢其父老,夫子絕糧之所也。夫天地欲泰而先否,日月欲明而先晦。天地不否,萬物豈知大德乎?日月不晦,萬物豈知大明乎?
天下至聖者,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堯有洪水之災,舜有井廩之苦,禹有殛鯀之禍,湯有大旱之厄,文王有羑里之囚,武王有夷齊之譏,周公有管蔡之謗,孔子有絕糧之難。
噫!聖人承萬古之美,豈以一身為貴乎?是知合於天地之德,不能逃天地之數;齊日月之明,不能違日月之道。泰而不否,豈見聖人之志乎?明而不晦,豈見聖人之道乎?故孔子在陳也,講誦弦歌,不改常性。及犯圍之出,列從而行,怡然而歌,美之為幸。又曰:君子不困不成王業。果哉!身歿之後,聖日皎然,文明之君,封祀不絕。有開必先,信其然也。
嗚呼!先師夫子聘於時,民不否,遁於世,民不泰也。否則否於一時,泰則泰於萬世。是使後之王者,知我先師之道,捨之則違,因之則昌,習之則貴,敗之則亡。道之美此,孰為厄乎?
老師說:如果沒有厄於陳蔡的災難,怎能顯示出孔子偉大的志行,即使在受困中,孔子依舊講誦絃歌,不改常性。孔子的「否」只是一時的,但他的道行於天下,使黎民安泰,這個「泰」則是萬世的。由此看來,哪有什麼「厄」可言呢?此「厄」不過更加襯托出孔子聖道的偉大。
回到易經課題,徐老師引用《莊子》心齋法「顏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師之意,告訴學易者要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而明大道。
心得:孔聖人七日絕糧困境,壓力四面八方而來,為何還能輕鬆面對?其師徒間意味深長的對話,及曾鞏的《厄台記》,留給後人無盡的啟發。習易者,當有所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