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190604_081745_vHDR_On.jpg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讀到這闕《臨江仙》,誠如蔣勳老師所言,大文豪蘇軾猶如以現代手機向某人發簡訊,簡單明瞭,一看就懂,沒有生澀的詞句,蔣勳老師說過,創作詩詞就要像中唐詩人白居易一樣,讀之,老嫗能懂。

果然,這闕詞傳到黃州太守徐君猷時,不禁大驚,驚的不是大文豪的簡訊詞句是如此的簡易平順,而是詞中末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一驚非同小可,趕緊帶著衙役直奔蘇軾居住的臨皋亭察看。

元豐3(公元1080)2月,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至黃州,初住定惠院,俟接到家屬後移住城南江邊的臨皋亭,因官階極低職務是〝黃州團練副使〞,且詔令規定「本州安置」,就是不能擅離州境、另附加「不得簽書公事」。換句話說,〝黃州團練副使〞僅是一個空殼子,沒有實際行政權,可謂等同流放。

第二年,蘇軾生活越發困難,好友馬正卿請求太守徐君猷,把城東一塊廢棄的兵營荒地撥給蘇軾開墾耕種,面對這片數十畝佈滿石塊的坡地,蘇軾用力開墾、用心栽種,解決生活困境,遂自號「東坡居士」。之後,在東坡地上搭建草棚,充作工寮休憩,元豐52月草棚完成,時逢天降大雪,蘇軾即興在草棚四壁畫滿雪景,並將草棚起名為「雪堂」。

有了雪堂,蘇軾便經常邀三五好友,飲酒作詩,酒助詩興,許多流傳後世的詩詞於此誕生。某日,大文豪與詩友們在雪堂夜飲,醉返臨皋亭寫下《臨江仙》。末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嚇壞了負責〝本州安置〞的太守。

太守徐君猷又驚又怕,深恐走脫了朝廷要犯,帶著衙役趕到蘇軾家時,發現大文豪仍醉臥在床未醒。據說《臨江仙》一詞很快就傳到朝廷,眾臣議論紛紛,連當朝皇帝(宋神宗)亦有所驚疑。

108/6/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