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064.JPG

IMG_4065.JPG

IMG_4066.JPG

今日鳳山社大《走讀高雄》課程~哈瑪星,搭高捷至鹽埕站下車後,往集合地點「香蕉碼頭」報到,跨過輕軌軌道大老遠就看見柯老師與幾位學員已先行到達,大家招手示意互道早安,0900時,柯老師準時開課授業。

柯老師指著學員們所站地點「香蕉碼頭」,開始說起它的過往:香蕉碼頭,原名為「香蕉棚」,現為高雄市歷史建築之一。民50年代,臺灣香蕉大量出口日本,賺進大筆外匯,當時自各地運來的香蕉幾乎全由高雄港包辦。初期沒有任何特殊設備以供存放,將香蕉露天堆置,任其日曬雨淋,為提昇香蕉品質及因應產量遽增,民52年,在三號碼頭擴建一棟雙層香蕉棚,乃為配合早期裝置香蕉竹簍之堆疊方式,主體建築的柱距較一般倉庫來的密集,又因香蕉存放空間講究通風,則以露天方式建造,為高雄港唯一一座開放式的倉庫。

回顧台灣香蕉輸日事業,起於上世紀初,民50、60年代是全盛期,當時台灣每年平均有七成的香蕉外銷日本,年外銷金額高達6千萬美元,在日本市占率達八成,幾乎獨占市場,此時的台灣可謂是「香蕉王國」的年代。隨著需求變化,產銷失衡,香蕉輸出日趨沒落,香蕉棚亦隨之走進歷史。所遺現址,乃民99年始正式更名為「香蕉碼頭」。

有趣的是,師問「香蕉碼頭」為何以〝三根香蕉〞為標記,而不是一整掛,也不是一大串,或單獨一根。為什麼?學員們有的隨口應答,有的努力猜測作答,惟所答皆非,師公布答案,乃代表〝三號碼頭〞是香蕉外銷專用碼頭。您答對了嗎?

如今,香蕉碼頭內部空間一樓為臺灣特色伴手禮、香蕉故事館、主題式商店及國際郵輪進出關口,二樓則為獨一無二的海景宴會用地,立於觀海樓可飽覽高雄港風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