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乃千秋大業,是一項神聖而莊嚴的工作,非一蹴可幾,需要長時間與精力的付出,才能看出成效。」這是與會人員的共識。

而過去課程標準偏重學科知識取向,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學生基本能力取向,注重生活實用性,培養可以帶著走的基本能力,而不再是背不動的書包與繁重的知識教材。

「基本能力」是指學生應該具備之重要的知識、技能和素養,係透過學校教育在學生身上可預期的結果。所謂基本非指簡單容易的,而是基礎、核心、重要的,亦非高深、細微末節、微不足道的,就國民教育而言,基本能力的培養也象徵完整周延的「完成教育」目標之達成,所以基本能力可作為應達成、較具體的教育目標。

57年起實施九年國民教育以來,教育部連續執行多項國教發展計畫,強化軟硬體建設,區分為三、三、五。九年國民教育第一期三年計畫已於58~60年度完成,現在繼續實施第二期三年計畫(61~63年度)、俟完成後,預訂(66~70年度)執行「發展與改進國民教育五年計畫」。

會議發言熱烈,與會人員都是局裡的科級幹部,均有實務經驗與獨到的見解,經主席歸納為三點:一、改善教學環境和設備。二、均衡城鄉教育水準。三、研發新教材教法。渠等不知道的是,多年後,鑑於九年國民教育已對全民知識水準和生活品質的提升收到實效,社會對延長國民教育之需求亦日益殷切,因此,政府再度著手研究規劃延長國民教育為十二年。

最後,主席結論:由於時代的變遷、社會價值觀的改變,牽動教育運作必須改進,改變是一種事實的更動,改進則是一種價值的提昇,改變不一定能更好,不改變則一定不能更好,希望國教以「改變」的過程,達成「改進」的效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