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日本無實質上的血緣關係,但有人很甘於被日本統治,這一點的確很弔詭,難道是台灣人的奴性使然,抑或皇民化的成果?

有「醫界吉祥兔」之稱的亮亮醫師對台灣人的奴性,如是說:「在台灣人的血液中根深蒂固,比膽固醇還要更牢牢黏滯在血管中的,是一種隱形但效力強大的物質,麻醉又昏迷了大家幾十年。這種物質的名字叫做〝奴性〞。」奴性,就是「甘心為奴隸」。

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為根除台灣百姓受日寇統治的遺毒,導正台灣民眾對祖國的認同,特在各小學推展國語教學,加強國語文教育,期以「書同文」、「語同音」。推展國語教學並非針對本省學生,而是連外省學生一體適用,讀者應該還記得這位養父在屏東山區克難營房曾擔任「國軍隨營補習班~識字班」的老師,他當時的職務是文書官,故對推展國語教學是有心得的,他認為若不推行國語,外省方言中僅一句〝日本人〞的讀音,就能唸出「一本銀、惡本人、四本硬」等。同樣的,本省學生若不學習國語,台語方言更夾雜著許多的日語,「語不同音」就會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會,豈不天下大亂。

至於「禁止使用方言」乙節,純屬謬傳。事實上,從來沒有「禁止使用方言」的政策。這位養父非常清楚地說:「只有學校裡上課不許說方言」或「公家機關開會不可使用方言」之類的行政命令。民間說方言,沒有任何阻擾、從無限制,學生放學回到家一樣可以跟家人說方言。其實,很多外省人也不會說國語,說的也是方言,或鄉音很重的國語,只是多數本省同胞聽不懂,也搞不清楚,以為外省人說的都是國語,因而產生諸多誤會。

這位養父當過小學教師,現又轉任公務員,對有關推行國語運動的過程是知曉的,民國34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台灣後,長官公署沒有推行〝國語〞人才,於是向教育部請求派遣專家來台協助推行國語教育。長官公署公文一到,教育部常務次長就在大陸內地物色人才,由國語推行委員會中選出常務委員兩人,這兩人帶領幾個部屬,攜帶一些國語推行上極需的有關法令、書籍和器材來到台灣,於民國3542日成立「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展開推行國語運動。

由此推論,這位養父深知台灣受日本50年的殖民統治,至少影響了兩代人。因此,改造一個人的意識形態十分困難,欲使台灣孩童真正成為中國人,就須從識字的第一天起,認定自己是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與祖國是命運共同體。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國民政府推行的國語運動,正是為了根除台灣人受日本殖民文化的影響,而改正說日語的習慣,當台灣有了一致能夠溝通的語言後,教育文化才得以施展,人際方能交流,民眾的根穩了,國家才有安寧可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