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釋義】: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選用賢者,罷黜奸邪。

      魯哀公請教孔子說:「有何作為能使百姓信服政府呢?

      孔子答說:「舉用正直的人,職位安排在枉曲的人上面,百姓對政府就有了信心,便肯服從政府了。若是舉用枉曲的人,職位又安排得比正直的人高,百姓對政府必然失去信心,心中便有所不服!」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哀公是魯國的國君。百姓對國君及政府有信心,是推行政治的重要條件,所謂「民無信不立」。百姓信賴政府,心悅臣服於政府的領導,才願意配合各項措施。一般百姓,雖不當國君,若身為一家之主,自己有否想過:「我能不能讓全家人都信服呢?」以個人而論,早上的我和下午的我,心理想法就不一樣,如此連自己對自己都很難了解和掌握,豈能奢求別人的信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舉〞是舉用人才來替百姓辦事,〝錯〞是安置。〝直〞是直心。那一種人夠稱得上「直」呢?依照事實,有就說有,沒有就說沒有,絕不欺騙的人,而「枉」就是不正直的人。「錯諸枉」只要舉用正直的人,把權位安排在枉曲者的上面,也不必立刻換掉枉曲的人。如此一來,國家大政由正直的人討論釐定,處處考量福國利民,政治為之清明,百姓對政府自然有信心,感謝政府的辛勞。而身居政府一員的枉者,仍然得到百姓的贊同,反而會受到激勵而改過向上,肯定正直者擬定的政策,歡喜推行。否則驟而廢置枉者,枉者往往變本加厲阻撓政府的施政,如此將陷國家於不安之中。

      清代小說家錢彩在《說岳全傳》中撰道:「讀孔聖之微言,思舉直而措枉;觀王珪之確論,欲激濁以揚清。」王珪乃唐初四大名相之一,與房玄齡、魏徵、杜如晦等齊名。

      貞觀六年(632年),唐太宗在丹霞殿設宴,叫王珪評品諸大臣。王珪說:「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祥明,出納唯允,臣不如彥博。處繁治劇,眾務必舉,臣不如戴冑。恥君不及堯、舜,以諫諍為己任,臣不如魏徵。至於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於數子亦有一日之長」。

      《舊唐書》評價他:「性雅淡,少嗜欲,志量沇深,能安於貧賤,體道履正,交不苟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