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墾丁青年活動中心,按分配房號領取鑰匙後,團員聚集在廣場聽小雄老師講述此地建築,師說:本中心位於台灣南端,面積24公頃,北鄰墾丁路,其餘三面臨巴士海峽,視野遼闊,景色壯麗,活動中心係由名建築師漢寶德教授精心設計,榮工處承建,自民國70年施工,至72年8月落成啟用。
師續說:建築格局採用我國閩南式傳統之三合院、四合院、三落院及祠堂、書院、客棧等建築形式,型塑了一處聚落式的生活空間,朱門白牆、紅磚瓦屋、古意盎然。小雄老師特別指出屋脊及屋面的曲線,區分燕尾脊、馬背二類,並現場依形狀指出馬背山牆又分金木水火土等五行,還特別強調的是,依官品建物台階的級數不可錯亂。
筆者多年前全家旅遊曾入住本活動中心,記得活動中心後方有濱海公園步道,可觀賞海岸景觀及沿岸珊瑚礁岩,順著青蛙石邊海風徐徐樹蔭繁茂,全程約須40分鐘,出口即為活動中心內入口處。青蛙石高61公尺,因由高處遙望酷似正欲跳入海中的青蛙而得名,已成為墾丁著名景觀之一。
活動中心的植物群落尤是特殊罕見,甚多南洋海飄性植物的種子都在此生根成長,林相充滿南洋的風味,突顯恒春半島的特殊地理位置。活動中心的後方有處“情人灘”的小沙灘,據當地人說,此沙灘曾是墾丁地區情侶首選的約會地點,它創造了在地“三、四年級生”浪漫的甜蜜回憶。
值得一提的是,翌日晨0800時,在活動中心廣場舉行升旗典禮,筆者原本要參加升旗儀式,但社團領隊於昨夜入住時即已律定,次日0800時退房,上車出發進行第二天的行程,因時間重疊致無法參加升旗儀式,通常在筆者住青年活動中心,翌日都會主動參加升旗典禮,在天祥青年活動中心如此,在金門青年活動中心亦如此。
整裝出房門時恰逢升旗典禮,「聞國歌要立正、見國旗要敬禮」,這是年少教育所養成的習性,因此習慣性的在迴廊立正站好,但要提的是,唱國歌時站在筆者前面的兩位正妹居然也自動的立正站好,不似筆者曾見識過他團旅客般的慵懶閑散,升旗典禮時居然還我行我素。
國歌播放完畢,接著播音器放送「升旗敬禮」,兩位正妹居然也行舉手禮,或許是太久沒參加升旗典禮了,一位問道:「用三指嗎?」另一位回答:「應用四指!」筆者聞聲告知:「五指併攏」,原用三指敬禮的正妹還接腔道:「對呵!用五指,智信仁勇嚴」兩位正妹行的都是標準的舉手禮,直到〝禮畢〞聲後,才結束敬禮動作。
目睹這樣的場景,在下頗為感動,感動其對國家的認同及對國歌、國旗的尊敬,若人人皆如兩位正妹,何患中華民國不興盛,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就不會淪為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