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台灣光復後,原有建設遭戰爭破壞殆盡,財力、人力、物力極度缺乏,修復工作急待開展,此時期,民生凋蔽、物資匱乏、物價暴漲、幣值不穩,可謂百廢待舉。

然國軍退守台灣,政府採用窮兵策略,緊縮軍人糧餉,將公帑集中於各項建設上。因此,一方面實施幣制改革,穩定物價,另方面積極進行原有農工生產建設,及交通運輸設施的復原與重建。

窮兵策略下,所擠出的公帑,挹注於第三、四、五期臺灣經濟建設四年計畫(50年至61年),使得國民生活改善,政府的作為,農業方面:推動三七五減租、實施公地放領、推動耕者有其田、引進經濟作物、發展食品加工產業,賺取外匯等;工業方面:發展民生工業及勞力密集輕工業、增加電力供應、並以農業培養工業,工業發展農業;交通方面:疏濬港口、修復鐵公路等等。

窮兵策略除軍人外,還包含公、教人員,只不過相對之下,公教待遇較軍人為高。民62年,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出於善意,為使軍公教人員於春節能順利過個好年,特發放雙餉,所謂“雙餉”就是把二月份的薪餉提前到一月份併同發放。如此,無論是平常捉襟見肘的王老五,或寅吃卯糧的軍眷,都可在手頭較寬裕的財力上置辦些年貨,使春節能過得像樣些,添些年味。

當時部隊長還曾轉達院長旨意,因國際間發生一連串國際金融、糧食與石油危機,國際經濟衰退,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復加國內物價大幅上漲,出口增加減緩,致經濟成長較50年代緩慢,故軍公教待遇仍難以調升,不過,政府欠軍公教的待遇,將來一定會有所償還。未料,民60年代,政府全力推動十項國家重大建設,軍公教調薪又停滯,直至70年代後期才出現契機。

    回顧民62年春節雙餉,令人難以忘懷,春節過後不善理財者,發生次月沒錢可用窘境,當年的「二月」讓多數軍人覺得好漫長,只能束緊褲腰帶,撐不住者,只好厚著臉皮向較節省的同袍借貸,其實,大家都窮,能借到的金額也非常有限,能有餘資出借者,通常是菸酒不沾的軍中楷模。

    春節之後,經國先生瞭解這樣的「雙餉」,對軍公教實質助益不大,翌年春節取消一、二月份薪餉併同發放辦法,仍按原規定週期核發,記得那年,部隊長再度轉達行政院長經國先生對軍公教的講話「政府欠你們的,將來一定會還給你們。」十數年後,始有以「年終獎金」名義,行補發「薪資微薄」之實。

    民62年,服務軍公教者對那所謂的「春節雙餉」,想必印象深刻,走過「窮兵政策」的年代,絕大多數軍公教雖兩袖清風,但都安於現狀,無人會發牢騷心生不滿,更無人走上街頭抗議不公,彼時,大家都在為國家〝十大建設〞打拼,為台灣經濟厚積實力,以致能奠定爾後的「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之境。

    彼時,軍公教在大有為的政府領導下,堅守崗位,奮鬥不懈,其中,國軍更在「勤儉建軍」、「勤儉建國」號召下,為台灣的安全,夙夜匪懈,整軍經武,枕戈待旦,發揚「犧牲享受」精神。

    退役後,感恩戴德的是,政府並未食言,以18趴優存及年慰金彌補軍公教退員在「窮兵政策」年代應有的待遇,並兼具使退員能安度年關。

    然而三年前,軍公教退員的年慰金---------------???現今又面臨18趴優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