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黃鶴樓是三國時代孫權所建,建於東吳黃武2(公元223),是一座軍事瞭望和指揮用的崗樓,位於武昌黃鶴山磯頭,面臨長江,因山得名,之後,歷經各朝代是屢毀屢修。

史料指出,南宋乾道5(1169)陸游在其《人蜀記》中記:「黃鶴樓,舊傳費禕飛升於此,後忽乘黃鶴來歸,故以名樓,號為〝天下絕景〞」。《人蜀記》還記載了途經武昌登黃鵠山的所見所聞,稱:「今樓已廢,故址亦不復存。」提供了南宋初期黃鶴樓已實體不存的史料。註:黃鶴山(一名黃鵠山),鵠和鶴古代通用。

迄明初洪武4年至洪武14年(13711381年)江夏侯周德興主持湖廣會城武昌的大規模拓展和建設,黃鶴樓始於此次擴建中得以重建(修);明末祟禎16年(1643年),流寇張獻忠攻佔武昌,自稱大西王,燒燬了黃鶴樓。

清代,黃鶴樓又是七毀七建,其中咸豐6(1856)太平天國之亂,黃鶴樓再度毀於戰火,復於同治7(1868)才重建,最後一次毀於光緒10年(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國共內戰,大陸被中共竊占並建立政權後,於1957年在武昌興建長江大橋,佔用了黃鶴樓舊址,歷經24年後,中共決定在距舊址約1公里的蛇山峰嶺,依據史料重建黃鶴樓,4年後落成,現已是武漢市的地標,樓高51.4公尺,比原樓高出近20公尺,另在樓之四周加建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成為黃鶴樓公園。

據去大陸旅遊的親友回台說,現在的黃鶴樓乃1985年時新建,材料為RC結構,唯一「原件」是清代黃鶴樓毀後所留下的一個銅鑄樓頂。所謂歷史名樓,已是鋼筋水泥新樓,且還裝了升降機,便利遊客,根本不是古蹟,只剩「樓名」符合歷史。

在歷朝不斷被戰火損毀的黃鶴樓,一再重修,時至今日,原貌盡失,古意全無,早已非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吟詩作賦的黃鶴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呆呆 的頭像
    呆呆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老芋仔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