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今天終於輪到崔鶯鶯登場了,《鶯鶯傳》原本上週二就要開講,但新學期有多位新同學報名〈文學欣賞〉課,老師不得不把「文學概念」、「文學文體區分」再細說一遍。

嚴格來說《鶯鶯傳》應於111年度秋季班授畢,但張忠進老師對於所編講義,每課都講得都很深入、很細膩,尤上學期的現代詩與散文、小說的寫法著墨甚多,致課程有延緩現象。老師強調〝小說〞要有:故事、情節、對話、敘述,開場很重要須掌握主角、時間、地點、場景。

同學們期盼已久的《鶯鶯傳》正式上場了,且聽張忠進老師(筆名雨弦)娓娓道來:

一、開場白

《鶯鶯傳》,又稱《崔鶯鶯傳》、《會真記》,唐朝詩人元稹著,是《唐人傳奇》中的一個篇章。講述張生在「有僧舍曰普救寺」中,和一美麗女子「天之所命尤物」名「崔鶯鶯」邂逅,但「始亂之,終棄之」,認為自己「善補過」,「智者不為,為之者不惑」。

有趣的是,劇情在於張生對崔鶯鶯一見鍾情,鶯鶯礙於禮教,拒絕了張生的求愛,而侍女紅娘在其身邊勸解,兩人成功相戀後,如膠似漆,後來張生赴京趕考,張生說自己不能壓住她的妖,怕像商紂王、周幽王一般引致禍端,便與其斷絕聯繫。鶯鶯只能自怨自艾。各自婚配後,張生回京,對崔鶯鶯情愫又起,以兄長的身份讓崔鶯鶯丈夫催她相見,而鶯鶯卻久喚不出。幾天過去了,張生要走了,崔鶯鶯作詩送別「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鶯鶯傳》是唐人傳奇中最著名的一篇,故事廣泛流傳。宋代大文豪蘇軾認為張生是元稹的好友張籍;王銍(世稱雪溪先生)在〈傳奇‧辯證〉考證張生為元稹本人,並認為鶯鶯為元稹姨母鄭氏與永年縣尉崔鵬之女崔氏,即元稹的表妹。元代王實甫(元曲作家)據此改編成雜劇《西廂記》。

二、作者生平

元稹字微之,生於唐大曆14年(779年),今河南洛陽人。8歲喪父(元寬),隨生母鄭氏遠赴鳳翔,依倚舅族。貞元9年(793年)擢較進士科簡易的明經科第,授校書郎,次年開始作詩。

貞元15年(799年),仕於河中府(山西蒲州)19年(803年),娶出自京兆韋氏龍門公房韋夏卿的女兒韋叢,「稹時始以選校書秘書省中」。註:〝龍門公房〞係隋朝驃騎大將軍、晉州大總管府長史韋遵通被封為龍門縣公,其後代因此號為龍門公房。

元和5年(810年),與宦官爭宿驛舍正廳,被鞭打擊傷臉部,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舊唐書·元稹本傳》中卻記載:「稹既放志娛樂,稍不修邊幅,以瀆貨聞於時。」元稹早期與宦官鬥爭,後期竟依附宦官,在江陵結交監軍崔潭峻,此一時期詩作多寫身邊瑣事,缺乏內容。

元和6年(811年),裴垍(唐憲宗元和朝宰相)去世,元稹為了謀求仕途,轉而依附藩鎮嚴綬和監軍崔潭峻(宦官),出入於魏弘簡(宦官)宅第,為時論所鄙。元和9年(814年)嚴綬奉命討伐淮西吳元濟(割據藩鎮),宦官崔潭峻隨作監軍,元稹隨軍前往。

元和14年(819年)穆宗即位之初大赦。元稹就因回朝述職的崔潭峻之薦,被提升為庫部郎中(管理軍械裝備、鹵簿儀仗製造、修繕、保管)、兼「知制誥」,參與詔書的草擬。註:「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兵衛以甲盾居外為前導,皆謂之簿,故曰鹵簿。」

長慶元年(821年),元稹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為朝臣所輕視。一日中書省同僚一起食瓜,武儒衡(武則天一族,官至修文館直學士)一面揮扇驅蠅,一面斥叱:「適從何處來,而遽集於此!」同僚聽了臉色大變。是年(821年)10月,裴度上表抨擊元稹與知樞密魏弘簡阻撓討伐幽州軍事,稹出為工部侍郎。

長慶2年(822年),和裴度同拜同平章事,一度成為宰相,2月建議為徹底息兵,應立即解除裴度的兵權。後與李逢吉(元和、長慶兩朝宰相)傾軋,出為同州刺史,改浙東觀察使。註:開成4年(839年)斐度實拜正二品中書令,封晉國公。同年薨,享壽76,追贈太傅,諡文忠。宣宗大中年間,配享憲宗廟廷。值得一提的是,憲宗當時迷信佛教欲迎佛骨,大臣韓愈極力反對,憲宗被諫阻竟惱羞成怒,原欲殺韓,被裴度極力勸阻,憲宗氣消,改韓愈極刑,貶官至廣東開發潮州。

大和3年(829年),元稹為尚書左丞,又出為武昌軍節度使,太和5723(83193)病逝於鎮。贈尚書右僕射。

三、傳聞軼事

元稹最擅長艷詩和悼亡詩,情真意摯,頗能感人,「實非尋常遊戲之偶作,乃心儀浣花草堂之巨製,而為元和體之上乘,且可視作此類詩最佳之代表者也」。

唐代文學家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元和以後,為文筆則學奇詭於韓愈,學苦澀於樊宗師;歌行則學流盪於張籍;詩章則學矯激於孟郊,學淺切於白居易,學淫靡於元稹,俱名為元和體。」

元稹24歲時娶20歲的世家名門閨秀韋叢,31歲時,韋叢因病去世,元稹悲傷不已,並為亡妻寫了一系列悼亡詩,其中「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被視為用情專一,情有獨鐘的千古佳句。然而,同年,元稹即在成都邂逅薛濤,才子佳人風花雪月。兩年後,元稹還在江陵府納妾安仙嬪,三年後娶繼室裴淑。

元稹在成都時與樂妓薛濤有過一段情感經歷,二人邂逅於梓州(今四川三台縣)。元稹回到長安後曾寄詩給薛濤。有專家指出元稹「不但見女色即動心,且甚至聽女色而懷鬼胎」。

蔣一葵(字仲舒,號石原,明代政治人物)在《堯山堂外紀·唐·白居易》載有: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讓元稹把歌妓商玲瓏攜往越州。註:白居易、元稹兩個大詩人爭搶歌妓商玲瓏的故事饒是有趣,可惜老師蜻蜓點水,一語帶過。

四、影視作品

聽老師講述《鶯鶯傳》的故事,不禁想起民國50年代瘋迷全台的黃梅調電影中的《西廂記》有一段唱,唱的是:紅娘從中牽線,張生與鶯鶯西廂夜會,私定終身,崔老夫人知情大怒,憤而拷紅:

夜深深停了針綉

和小姐閑談天

聽說哥哥病久

我倆背了夫人到西廂問候

 

他說夫人恩作仇

教我喜變憂

他把門兒關了 我只好走

他們心意兩相投

夫人你能罷休就罷休

又何必苦追究

 

一不該

言而無信把婚姻賴

再不該

女大不嫁留在深閨

三不該呀

不曾發落這張秀才

 

如今是米已成飯難更改

不如成其好事

一切都遮蓋

 

除內陸、港台諸多影視公司曾開拍同劇情的作品外,台灣歌仔戲亦曾演繹。

影視作品為迎合觀眾的口味,增加票房的收益,有商業上的考量,所以會有所改編。要聽原汁原味,期待下週老師的精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