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11/4/15(星期五)上午

地點:大寮區三隆里林老師莊園

主持人:陳梅老師

《初冊文化》在大寮三隆林老師莊園舉辦紅龜粿DIY體驗活動,參加人數雖不多卻老中青與幼童皆有,老少同室,製作過程富饒趣味,有由古早味中懷念老阿嬤的手藝,亦有年少時玩家家酒的樂趣。

製作紅龜粿是很神聖的活動,相傳古時祭祀用活龜當作祭品,後來因活龜來源日漸短缺,尋找不易,人們改以龜形的食物作為供品或當禮物,用以祭神、酬神,久而久之,則延伸用於人們的婚喪喜慶,通常包括:紅龜粿、麵龜、糕仔龜、豐聘龜、鼠麴粿龜、米龜、米粉龜、麻糬龜、餅龜等。

在傳統習俗上,如果到廟裡乞求神明的事情應驗後,隔年必須以加倍或加重的壽龜還給廟方,表示信守承諾與感謝神明的庇祐,此稱為「還龜」,尤在香火鼎盛的廟裡我們較能見到各方善男信女攜帶各式大小龜品來叩謝神明表達還願。

今天DIY,我們以莊主備好的糯米萃與紅豆餡作為材料,由陳梅老師示範,一步一步的引導大家,大夥兒按部就班包好餡,各自放入抹有油的粿模印輕壓,紅龜粿即成形,然後用塗有一層食用油的黃槿葉作墊材,將模印裡的紅龜粿倒在葉面,集中擺放於蒸籠,開始計算時間,蒸的過程要掀蓋三次,口感取決於火侯與時間的掌控,所以很重要,蒸的過程須專人照料。

趁蒸的過程,陳梅老師帶領大夥兒去參觀初冊農場,現場講述所見到的農作物的特性與有機栽種技巧,初冊農場除辦有採摘農作物的樂趣外,並辦有烤土窯課程,歡迎大家呼朋引伴來參加,共享田野樂趣。

由「阿米哥、紅豆妹公仔公園」回到莊園,紅龜粿已蒸熟陳列在長條桌上,大夥兒按自己所做的記號取回紅龜粿,有趣的是都沒有人拿錯,拿到紅龜粿或現場品嘗、或帶回家展示,各依所需,這情景使我有所感。

當下想起唐代詩人王建的《新嫁娘》,詩曰:「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於是自賦打油詩一首:「今日親體驗,洗手作龜粿。自製自己食,味道還不錯。」

話說,傳統的紅龜粿有長壽、綿延不絕之意,所代表的既然是祈求:長壽、吉祥、富貴、靈驗等,那麼我也祈求:新冠病毒遠離,疫情早日結束,恢復正常生活,機能照舊運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