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190604_080303_vHDR_On.jpg

P_20190604_081719_vHDR_On.jpg

看馬叔禮教授在電視上講述《蘇幕遮》,想起鳳山長青學苑陳玉燕老師在課堂上亦曾解析該闕詞,於是翻閱筆記複習之。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作者范仲淹(989/9/41052/6/19),字希文,蘇州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為千古名句。

范仲淹寫《蘇幕遮》這闕詞時,正在西北邊塞的軍中任陝西四路宣撫使,主持防禦西夏的軍事。詞意主要是寫羈旅相思之情,上片寫人對景懷思,寓情於景,大處落筆,寫盡秋色;下片寫相思,直接點出「鄉愁」,表達對家園的思念。今複習老師教學: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連用「天、地、波、煙」四種意象展現出一幅遼闊的秋景畫面。尤其是「碧雲、黃葉、寒煙」偏於霜寒冷清的詞語將蕭瑟衰颯的秋景,盡情地展露無遺。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跟著作者的視野,這萋萋的青草,一直延伸到夕陽西下,令人無限感懷。漂泊人見此場景,更覺傷感,淒涼的外景襯托出思鄉情緒。夕陽總令人傷感,前有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後有元代曲狀元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由景寫情,細緻入微地刻畫了戌守在邊疆的將士輾轉難以入眠的情形。作者在此刻畫了一個人夜深人靜無法入眠的孤獨形象,其實這正是范仲淹此刻心緒的真實寫照。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此句頗有一種相思望斷天涯路的惆帳在其間。曹操《短歌行》中有詩曰「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范仲淹此時大概與曹操一樣的心緒吧。萬般鄉思在心頭,這種惆悵難消,藉助於水酒,卻更增添自己的鄉思之愁!因為夜不能寐,故借酒澆愁,但酒一入愁腸都化作了相思淚,這真是欲遣鄉思反而更增思鄉之苦。一代名臣,卻把鄉愁藏在了孤獨深處。有道是:借酒澆愁,愁更愁!

今再品《蘇幕遮》後,深覺范仲淹的從官之路,一直不避權貴、直言敢諫,早先因抨擊宰相呂夷簡循私,被謫至饒州,爾後任陝西經略副使時,因鎮守邊塞,用兵得宜,士望所屬,才再度獲仁宗擢用。

儘管邊疆生活艱苦,卻不曾動搖范仲淹領導軍民防禦西夏、羌族的決心,當他觸景傷情,只有遙想遠在一方的家鄉親人才能給予其心靈慰藉;宦海沉浮,終年漂泊異鄉。范仲淹奉命從青州調任潁州途中,病逝於徐州,卒年64歲,贈兵部尚書,諡號「文正」。

心得:《蘇幕遮》反映的正是一代名臣范仲淹的歸鄉渴望,但一心為國的他,只能將眼前秋景化作思念文字,聊抒鄉愁。

於是乎,想起未解除戰地政務前的金馬外島,多少將士強忍鄉愁在寒冬衛戌前方,使後方的台灣得以安享太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