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小子的記憶中,第一次吃糖,絕不是在幼稚園裡排排坐、分糖果,你一個、我一個,大家吃了笑呵呵;當然也不是過新年,因小孩都盼望過年,過年才有糖吃。

第一次吃糖,吃的是寶塔糖,寶塔糖雖然也叫糖,但實際上是一種打蟲藥,專打蛔蟲的藥。民國40年代,台灣衛生條件甚差,鄉下農村尤差,蛔蟲之類的寄生蟲感染範圍很廣,政府極力推廣全民服用打蟲藥,為了讓孩童願意吃藥,就將打蟲藥做成寶塔形狀並加上糖。

回顧當年文獻:民國41年農復會(農委會前身)的調查顯示,台北地區農戶三餐均以米飯為主食,台中地區農家的主食則為米與甘薯,而台南地區的農戶大多以甘薯為主食,可謂越往南走越是窮鄉僻壤。大部分的農民平日鮮少有機會吃到白米飯,遑論吃肉。營養攝取不足加上生活條件惡劣,嚴重影響身體健康,而肺癆、砂眼、瘧疾和寄生蟲更是農村常見的疾病。

胖小子就有被蛔蟲寄生的經驗,那是一種很不舒服的回憶,直到入學就讀國小才聽老師說起蛔蟲的危害及日後所吸收的知識:蛔蟲主要是通過人吃入帶蟲卵的食物而感染,兒童感染蛔蟲後,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食欲不振或陣發性腹痛、營養不良、精神不濟、失眠、磨牙等症狀。若不及時治療,體內蛔蟲扭集成團可形成蛔蟲性腸梗阻,鑽入膽道形成膽道蛔蟲病,進入闌尾造成闌尾蛔蟲病和腸穿孔等,甚至有蛔蟲進入大腦,引起嚴重併發症,危及生命。

在胖小子的記憶中,有一回蹲在住家附近的地瓜田旁解大號,一條好粗大的蛔蟲露出肛門口一大截,卻怎麼也不肯離開胖小子的屁股,露在外面的半截好像要鑽回胖小子的肚子裡,懸在屁股上搖晃擺盪,胖小子急得叫媽媽,母親聞聲從屋子裡衝出來,見狀毫不猶豫用手直接抓住露在外面的半截蛔蟲,硬生生地把牠從胖小子屁眼拉出來,那種感覺也只有四年級生才有經驗。

後來,有好長的一段時間,只要覺得屁眼癢癢的就會懷疑是否又有蛔蟲。至於蛔蟲是何時銷聲匿跡的,已不記得了。但,母親把蛔蟲拉出來的印象,卻始終記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呆呆 的頭像
    呆呆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老芋仔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