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蝸牛肉初體驗

第一次吃蝸牛肉是在台南公園外擺夜市的攤上,時序民國61年間,初任排長,當時台南市最熱鬧的夜市有兩處,一在民族路,另一在公園邊;民族路上除攤販外還夾雜著餐飲店家營生,每晚逛夜市人潮絡繹不絕,綿延數千公尺、公園邊無店家建物,全數是攤販,都擺在人行道上營業,人潮難比民族路夜市壯觀。

到民族路逛夜市,除在地小吃「棺材板」、「鼎邊銼」、「擔仔麵」等必嚐外,生猛海鮮中以「醉蝦」饕客最多,店家以活蹦亂跳的海蝦,倒上高梁酒,扣上碗蓋,活蝦在碗裡打醉拳,不待其無聲,就須生食,否則醉斃,口感已失,惟打開碗蓋時須小心翼翼,以防脫逃,喝醉酒的蝦子,蹦得比平常清醒時還快、還遠。

公園邊夜市,多屬小本經營者,以冷熱飲攤販較多,即如熱炒亦僅兩、三樣菜色可選,架起三張桌子、擺上六把椅子,算是攤販中的大咖,手推車者較為單純,車旁備有板凳,可依車邊就座飲食,若是外帶,可邊走邊吃,別有一番情趣;公園邊攤販,熱食以「臭豆腐」、「炒螺肉」者生意較佳,冷飲以「四果冰」較盛。

蝸牛肉一上桌,還冒著熱氣,只見盤子裡有黑、有綠、還有紅,黑的就是蝸牛肉,綠的是九層塔,紅的是辣椒,觀之,色調不錯、聞之,帶些香味,就是不敢下箸;因為,小時候蝸牛是揀來餵鴨子的,曾幾何時,人們從鴨子嘴裡掏食,奪鴨所好?兩位同行者一直勸食,直說好吃,吃得津津有味,排長看得半信半疑。

同行者藍盛林與賴信杰是連上的弟兄,兩員均服二特兵役,役滿皆以上等兵退伍;那年,奉命至台南804總醫院出差,每天差畢後可自由活動,不須假條即可外出,所以,晚上我們多在夜市走動,一則打點晚餐祭五臟廟,再則逛逛夜市,看看熱鬧,消除白天工作的疲憊,且804醫院離公園夜市甚近,徒步不需一刻鐘。

在兩位弟兄勸食下,不怕鴨子抗議,但怕惡心反胃,捏著鼻子,夾起一塊送進嘴裡,慢慢咀嚼著,居然咀出味道來,三塊之後,自動鬆開捏著鼻子的手,細細品嚐,深深體會,此物,野味甚美,爾後更成為佐酒佳餚,缺之不可;為獎賞弟兄不虛此行,那夜消費由排長我全包,炒螺肉、臭豆腐、四神湯,每人一份。

 

第二章:大胃王比賽

話說與連上弟兄吃著炒螺肉、臭豆腐,喝著四神湯,佳餚當前,沒酒怎行?現場雖不宜展現軍人本色「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也應小酌應景,於是,每人來一杯紅標米酒(米酒+保力達,尚未流行),略抒情懷,藍盛林不善飲,啜了兩口後,全給了賴信杰,懇請代勞,我是一杯下肚,已感微醺,未敢再續,就此打住,賴信杰則若無其事,原來未服役前從事黑手行業,酒量有其基礎。

吃得興起,賴信杰提議吃遍每攤位,不管賣什麼食物,至少每攤要吃一樣,那時年少輕狂,三人中屬我年齡最小,抱持著「誰怕誰」心態,當下附和,於是,展開我三人的大胃王遊戲,一攤接著一攤,毫無遺漏,好似武松走進快活林,逢酒肆便入內連乾三大碗,當然,我三人不會是武松,不但無三大碗酒量,更不想在此遇見蔣門神,酒後鬥毆;只是,這一路吃下去,吃得完否?

吃了十餘攤,五味俱全,冷熱皆有,食物已滿到喉嚨,無法開口說話,深怕一張口,食物趁機溜出來,屆時分不清是蚵仔、香腸、蝦餅、豆花--------等等;最先求饒的是藍盛林,個頭較小,飽和點相對較低,本該停止,但離開夜市前,又各喝了一杯紅茶,結束比賽,撐著圓滾滾的大肚皮,猶如即將臨盆的孕婦,回到804趕緊向值班護理長報告,若發生中毒,請施以急救。

次日,我三人的鮮事很快地在婦產科傳開了,實習護士看見我三人都指指點點的發笑,原來婦產科的護理長有交代值班護士「注意狀況,避免發生不幸」,之所以會關照,乃因我三人奉命出差,任務即是將整棟婦產科內牆噴漆,噴成天藍色,不知是軍醫局統一規定,抑或是婦產科主任情有獨鍾,我三人費了七個工作天,完成任務,如今回想,確是軍旅生涯中的一段奇遇。

 

第三章:蝸牛問題

大胃王比賽結果是功敗垂成,因同行弟兄中藍盛林已吃不消喊停而作罷,致當夜公園路邊夜市攤位未能從頭一路吃到底,眼看還剩五攤,只能放棄,否則能登上些什麼記錄,興許不定;那夜花費超過我半個月的薪餉,民61年,少尉排長月薪一千元帶點零頭。

回804醫院向婦產科護理長報告我所擔心的狀況後,撐著圓滾滾的大肚皮,在寢室床上躺著,過飽確實難受,因「吃飽了,還能再吃兩碗」的拼勁,使我自作自受,同時也擔心帶出來的兩位弟兄,於是下床走到另間寢室觀察,確認無狀況發生,才返回房。

躺在床上,不禁回味先前所吃的蝸牛肉(螺肉),記得小時候經常到草叢、塘邊揀拾,先把殼拍碎,再剁成數塊餵鴨子,揀蝸牛要趁清早,時間點要在太陽還沒發出萬丈光芒前,才能手到擒來,否則日上三竿,蝸牛早已飽食回家睡覺,想要找牠,恐非易事。

令我最不解的是,沒見過文獻記載,蝸牛爬竿白天往上爬三公尺,到晚上會往下滑兩公尺,但為什麼小學算術題總會出現「蝸牛問題」,蝸牛爬竿、爬牆、爬樹,甚至掉入井裡,都是白天向上爬若干公尺,晚上又向下滑若干公尺,問幾天能到達頂端?

蝸牛問題令人頭疼,經常會搞錯,例如:有隻蝸牛爬十公尺高的牆,白天往上爬三公尺,晚上休息時往下滑兩公尺,問牠多久能爬到頂端?蝸牛真是沒事找事,白天辛辛苦苦的往上爬,晚上休息時間就該休息,沒事還要往下滑,純粹是要捉弄小學生。

最簡單的算法:每天白天往上爬三公尺、晚上滑兩公尺,代表一天爬一公尺,所以需要十天;如果是這個答案,那就大錯特錯,因為蝸牛不笨,實際上七天後,就爬到七公尺高的地方,第八天早上,再往上爬三公尺就到達頂端,既到頂端,打死再也不下來。

 

第四章:油漆少尉

到804總醫院婦產科出差真的是一段奇遇,「奇」的是,保修營與804醫院非裝備支援體系,且營所負任務乃以全師兵工裝備三級保修為主,對建物噴漆作業,應屬工兵權責;「遇」的是,在婦產科實習的民校有:台南、中華、美和、弘光等四個護專,實習護士都以「油漆少尉」稱呼我,尤弘光護專的學生還請我充任嚮導,利用課餘,無大夜班之便,帶領逛逛台南鬧區、夜市等地。

出差期間,每日須以電話向連長回報差勤狀況,再由連長向營長匯報,彰顯人員狀況掌握確實;有時,連上會打電話來詢問些工務管制問題,身為後送排長負有三級廠輪型車輛保修勤務之責,人雖在外出差,本職工作亦須照常運行,不可停頓,惟EE-8電話經永善、金山兩個總機轉接後,訊息已相當微弱,致婦產科護理站接到找我的電話,實習護士皆以「油漆少尉」呼叫之。

有道是「一回生,兩回熟」與護理官及實習護士日日相處,熟識之後,在那段時光,瞭解到手術房裡的「刷手護士」與「流動護士」的區別;聽到婦女生產過程痛楚的悽厲聲,護理官曾比喻猶如在鬼門關前走一趟;更見到初為人母,迎接新生命報到的喜悅;亦見識由護理官解說人工流產使用的真空吸力機,增廣見聞甚多,尤透過嬰兒房的玻璃,看見許多的小生命,非常可愛。

有趣的是,護理官曾告訴我一些小秘,她說產房裡叫得越大聲的,表示已生產多胎,毫無顧忌,反而是初產者,大多隱忍痛楚,不好意思放聲大叫;事實卻不盡然,據我觀察,初產者通常難忍痛楚,會不自覺的尖聲大叫,應是自然反射,且生產後會直言不敢再生了,反觀已生多胎者,經驗豐富,毫不畏懼,猶如老母雞下蛋,輕而易舉,有位媽媽從待產到生完出院,手續全自辦。

 

第五章:弘光護專實習護士

答應帶弘光護專實習護士逛街,那是因「弘光護專」遠在台中沙鹿,能到台南遊玩機會較低,不似「台南、中華」兩護專,均係在地學校,而「美和護專」雖亦遠在屏東,卻屬南台灣地區學校,對台南古城相對較不陌生,因此,弘光學生得機遊歷,理所當然。

出差第四天夜晚,有三位弘光實習護士邀我帶路當嚮導,只好義不容辭,由我與兩位弟兄帶著她三人逛大街,那時西門路屬鬧區,商場有許多在地小吃,是台中沒有或少見的,尤其是「棺材板」這道食物,觀其名就挺嚇人,膽小者不明究理還真不敢點來吃,路經“度小月”我三人請她三人嚐嚐已負盛名的「擔仔麵」,權充宵夜。

第五天夜晚,又有兩位弘光實習護士來邀,這次,兩位弟兄要獨自行動,不便奉陪,我只能單獨一人陪著兩位,她倆想見識古城的夜市,我帶出醫院後,先經過公園邊的夜市,她倆以為就是此景,好生失望,續沿火車站方向直走,到達民族路夜市,才大開眼界。

走在人群中,被人潮沖擠,稍不留意,很快就會失散,我又不便牽著她倆,只好瞻前顧後,邊走邊護著,其中一人還問我,昨晚帶她們三位同學逛街的情形,我如實答之,返回醫院後,才知道問話者是實習護士中的班長,有必要了解同學外出的動向。

其實,對這些實習護士,我是尊敬有加,雖然她們現在是學生,但將來都是白衣天使,聖潔的心靈,使人覺得神聖不可侵犯,尤小學時代讀過南丁格爾的故事,為其終身投入護士工作,任勞任怨照顧病患所感動,更為「白衣天使」樹立最佳典範。

走筆至此,不勝噓唏,歲月如梭,匆匆間已歷42寒暑,陸軍804總醫院早已從台南遷移桃園龍潭,同時也併編為國軍地區醫院,弘光護專亦升格為科技大學多年,當年(民61年)的實習護士應都已兒孫滿堂,「油漆少尉」祝福妳們“家庭美滿、幸福永遠”!

 

第六章:懷念兩弟兄~藍盛林與賴信杰

結束在804醫院婦產科的差勤工作,收妥噴漆器具並完成空壓機保養,等待連上所派GMC載重車來拖掛,車未到前,婦產科主任黃安全上校特來致謝,並遞上洋煙一枝,我欣然受之,主任說會向營長道謝及請予褒獎,煙剛抽完,車剛好抵達,未敢驚動那些已熟識的實習護士,我三人向主任道別後,啟程歸建。

回到營區,先向連長萬茂松少校報到,再至營部向營長周子河中校回報完成任務,營長犒賞紅標米酒一瓶,以慰辛勞;營長周中校以米酒作為對部屬的獎賞,已是慣例,即使陸總部一年一度的高裝檢查前,營長對輪車三級廠加班趕工之各修護組,亦均是獎予米酒一瓶,對資深士官而言,具激勵士氣,且又實用。

不到半年,我與藍、賴兩位弟兄再度奉命至南靖油庫出差,任務仍是噴漆,不同的是,「南靖油庫」雖是經理署所屬單位,卻是本師之外補保體系中受支援之友軍,此次差勤任務單純,是對所有油罐車重新噴漆,噴漆對三級補保作業言,屬駕輕就熟之事,僅花了三個工作天,就將所有軍車近似改頭換面,煥然一新。

同行的兩位弟兄,藍盛林與賴信杰在民62年春節後不久,同梯退伍,感於與兩位弟兄有殊緣,且在連上表現優異,兩年役期為團隊貢獻專長技能,連長贈與「軍中楷模」獎牌,我以排長身分自費加贈「技術報國」獎牌,以茲表揚及紀念之意;兩人退伍後,均回歸原來職場,藍盛林從事焊工、賴信杰繼續車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