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雜記篇 (306)
- Aug 24 Fri 2018 10:29
《雜記250》107/8/24 豪雨檢驗治水政績
- Aug 06 Mon 2018 17:02
《雜記249》聽莫文蔚唱《當你老了》有感
- Jul 01 Sun 2018 15:38
《雜記248》懷念經國先生
最近網傳懷念蔣經國先生,經國先生的確值得國人懷念,因為那是一個很懂得知足,覺得未來會很光明的年代。
還記得,民103年9月14日數家電視台播放了一段影片,是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在行政院長任內對施政作為所發表的談話,迄今聽來,仍令人感到鏗鏘有力。
- Jun 29 Fri 2018 08:42
《雜記247》行徑可恨又可惡
- Jun 19 Tue 2018 22:16
《雜記246》為何如此?
- Jun 18 Mon 2018 08:44
《雜記245》107端節思賢觀今朝
- Apr 01 Sun 2018 17:54
《雜記244》勉新人
- Mar 29 Thu 2018 16:09
《雜記242》107春祭國殤
- Mar 16 Fri 2018 21:12
《雜記241》小編三問~現實問題
- Mar 10 Sat 2018 22:43
《雜記240》雜記三則
- Mar 10 Sat 2018 21:50
《雜記239》中華文字之美
- Mar 03 Sat 2018 18:42
《雜記238》演活濟公的游本昌居士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哎!哎~~哎~~無煩無惱無憂愁!世態炎涼皆看破!
走呀走、樂呀樂,那裡不平那有我,那裡不平那有我。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哎!哎~~哎~~
- Feb 28 Wed 2018 09:24
《雜記236》勇哉!八百壯士
- Feb 23 Fri 2018 22:57
《雜記235》恆香之幸
- Feb 11 Sun 2018 13:06
《雜記234》讓眷村媽媽哭成一團的電影
提起眷村電影,誠如名藝人李立群先生在〈這一夜,誰來說相聲〉裡的段子《國與家》所說的一樣「搭個鐵架掛塊布,就可以演了,正反兩面都可以看。」鐵架子是民50年代後期才有的,之前是竹架子。
印象中,民52年夏天的某個星期六晚上,軍團文宣組按表輪到宣武新村放映電影慰勞眷屬們,其他眷村的孩童得知消息奔走相約,而想看電影的眷戶們也早早用過晚膳,與其說早早不如說草草,因非年節所以晚膳通常很簡陋,能填飽肚子,已是幸福。
- Feb 10 Sat 2018 19:32
《雜記233》半個世紀前的眷村電影
民50年代初,第二軍團藝工隊在未對所轄各眷村實施宣慰前,眷村本身已有兩座露天電影院,一座位在商協、另一座位在果協,兩座電影院不但露天,其設備設施均因陋就簡,圍牆是波浪鐵皮圈成,座椅是兩根竹子併列,無靠背,一排可坐4至6人,看電影須挺直腰桿還須半仰著頭看,以現在觀點而言,這哪是享受,簡直是活受罪。
兩座電影院都是星期六及星期日的晚上才放映影片,一個晚上兩場,那年代彩色電影尚未進入眷村,一律都是黑白片,不知是影片過時,還是放映機太老舊,銀幕上的影像不時的像在下雨,矇矇矓矓,模糊不清,即便如此,小孩們照樣看得很開心,畢竟,除收音機外,那是當時唯一的高檔娛樂。
- Feb 10 Sat 2018 10:36
《雜記232》由花蓮震災回顧尼伯特颱風~觀國軍救災感言
憑心而論,台灣只要一有重大災害,何處無軍人救災的身影?搶救災民、安排住所、運送傷患、醫療義診、捐血救人、搬運屍體、處理善後、搜救存活者,以及空投食物、民生用品,乃至清除垃圾、災後協助重整家園等,不一而足。
105年7月間,尼伯特颱風肆虐,國軍救災一如往昔,毫無例外,災情嚴重地區必有國軍健兒進行救災,但有些弟兄是自己家鄉遭災,卻無法救鄉親與自家的災,而必須服從上級命令到指定災區施行搶救,但未見無法返鄉救災弟兄有所不悅或言詞不遜之事;甚至有些官兵適逢雙休日難得輪到休假,卻被緊急召回參與救災任務,有誰見過這些軍人走上街頭抗議,拒絕前往災區救災?
- Jan 24 Wed 2018 12:30
《雜記231》戀戀眷村情
- Jan 18 Thu 2018 10:39
《雜記230》PM2.5何時解?
- Jan 02 Tue 2018 22:58
《雜記229》月圓遐想